有些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時候,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這樣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壓力,無形之中,也對孩子要求更高。當孩子不能達到父母心目中期望的時候,父母就會容易生氣,嚴重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打罵孩子的情形。
殊不知,打罵孩子是最不當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遠遠超出你的想象的,當你在打罵他的時候,他早以學會,以打架的方式去回擊各種自己不愿意發生的事情。長此以往,孩子的逆反心理會變得越發嚴重,行為也會更加叛逆。
孩子在18歲以前,會出現三次叛逆期。
1、幼兒叛逆期,出現在2歲左右
2歲左右的孩子一般剛學會說話,有些可能剛學會走路,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外面世界處于一種非常好奇的階段。他們想要去嘗試新鮮事物,而家長們會保護得很好,害怕他們受傷,所以很多事情都會制止,這樣就容易出現幼兒叛逆。
2、兒童叛逆期,出現在6歲左右
6歲左右的孩子雖然內心還不是很成熟,但隨著對身邊事物慢慢的熟悉,完全會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一旦父母的要求與自己的想法有沖突,一般都會抗爭到底,非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才會罷休。
3、青春叛逆期,出現在12歲左右
青春期的叛逆一般是父母最為頭疼的一個時期,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了很大變化。而控制欲強的父母,不愿意讓孩子沖破現有的一切,不愿意讓他們冒險去嘗試新鮮事物,最后就容易鬧得不歡而散。
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魚缸法則」不妨試試。
你是否聽說過一個故事:在美國,有一家公司的門口,養殖著十幾條漂亮的熱帶魚,他們的長度大概都在3米左右,2年內,沒有任何生長變化。 有一天,老板的孩子不小心打破了魚缸,此時,員工不得不把這幾條魚暫時存放在院子的噴泉中。
而僅僅過了不到2個月,魚缸里僅僅3米的熱帶魚突然長到了7寸。本以為不適合的環境,卻沒想到讓它長得越來越好。后來,這個故事就漸漸變成人們熟悉的「魚缸法則」。適當的突破自己的舒適圈,或許你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那生活當中,我們該如何打破魚缸,讓孩子不再叛逆?
1、尊重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與愿望。學習上,父母總是嚴格要求孩子,但枯燥無味的學習并不是孩子的全部,他們也需要適當的休息,適當的娛樂活動。有時候,父母要適當聆聽孩子的興趣愛好,理解他們,他們也會理解父母。
2、獨立空間
如今的少年早已不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嬰兒,不需要24小時的看護。 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不需要時時刻刻圍繞在他們身邊。適當的給他們一點獨立的空間,去思考,去探索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不要想著控制他們,或許,他們能學習到更多。
3、適當放手
孩子已經長大了,跌倒后,可以自己爬起來,不用每次都跑過去扶起來。適當的放手,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再遇到一些類似事情的時候,也能夠處理得游刃有余,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也能讓他們更自信。
總結:
比起打罵式的老式教育,聰明的家長更擅長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實踐中所學習到的道理,往往要比書本中的學習來得印象深刻。成長的路很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需要合理的教導,指引他們如何妥善地處理問題,久而久之,孩子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以固有的想法去與之對抗,我們需要切換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他的內心,感同身受的去明白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
「魚缸法則」的故事,警醒著很多父母,不要讓孩子從小在打罵聲中長大,不要讓孩子的童年留下棍棒的印記,不要讓他們回憶起童年,只有哀傷。父母不應該成為孩子腦海中的陰影,所謂的成長,其實更多的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