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放暑假了,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2022/07/01

「媽媽,放暑假了,我能玩下手機嗎?」

當孩子這麼問,你會怎麼答?

我見過一些家長,他們很慷慨,

直接就把手機丟給孩子了。

孩子一機在手,父母高枕無憂。

熊孩子再也不會爬高上低、打攪大人的清凈了。

確實很省事。

這個時代,完全不讓孩子碰手機,是不現實。

但是,直接把孩子丟給電子產品,甩手不管,

它的后果,可能嚴重到我們無法承受。

這是來自身邊一位朋友的教訓。

那會兒,她剛開始接觸兒童心理學,

對一個觀點著迷了:

「只有當下充分滿足孩子,

這個孩子以后才不至于有匱乏感。」

她非常放心地買了一個新的手機,

送給8歲的兒子,

只因為兒子說了一句:

xx同學有手機了,自己也想要。

她老公反對過,但無效,

因為朋友認定:

孩子玩夠了,

以后自然就不會沉迷于電子產品。

她太低估了那部小小手機的魔力。

先是到了吃飯、睡覺的點,

喊半天孩子都不應。

捧著手機上廁所的時間,

也明顯變多、變長。

后來,兒子的作業頻頻出錯。

班主任老師都忍不住問:

孩子這段時間變了個樣啊!

上課容易跑神,還會打瞌睡,

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麼情況或者困難啊?

朋友這才發覺不對勁。

她忍不住去嘮叨孩子,

告誡他要自覺,但沒用。

那個學期,孩子的成績下滑明顯。

最讓朋友追悔莫及的是,

兒子眼睛也出問題了:

真性近視,且不可逆。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心理學確實有「滿足了才不匱乏」的說法。

它多半是指,當孩子提出合理需求,

父母可以在能力承受范圍內去滿足孩子。

但這絕對不等同于,

父母完全不設任何底線,

完全不對孩子進行任何引導。

尤其是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

前不久剛看了一部Netfilx出品的紀錄片,

名叫《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

深受震撼。

片子明確告訴我們:

互聯網產品就是以讓人上癮為目的。隨著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的普及,過去十年,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數量逐年顯著增加。我們接受到的互聯網信息,往往受到操控,且越來越極端化。

紀錄片還提到,所有的硅谷人,

都上過一門叫做「勸服性技術」的課。

該課程的核心內容,

是研究如何通過新鮮內容的持續刺激,

讓電子屏幕前的用戶,

一直「被動」地被電子屏牽著走。

但凡刷過手機的成年人,

應該都體驗過被手機「俘虜」、難以自控的感受。

面對手機,大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自覺,

又如何期待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能自律呢?

說到底,

我們當然可以允許孩子玩手機,

但一定是要在父母的引導下玩。

下面這些建議,供父母們參考:

第一,盡量用台式電腦代替手機。

并且,最好把電腦放在公共空間,

而不是孩子的臥室里。

台式電腦屏幕大,

跟手機比較起來對視力的影響能小一點。

而且,電腦放在家庭公共空間的好處是,

父母大概可以知道孩子在用電腦做什麼。

順便,我們可以跟孩子交流:

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查閱資料,

如何識別互聯網上的騙局,

以及,不要輕信網絡另一端的陌生人,

不要向陌生人曝光自己的隱私,

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個人照片等等……

第二,從孩子接觸電子產品開始,

就跟孩子約定好使用規則。

包括每周用幾次,每次用多久。

在到時間之前,父母給予提醒。

孩子一旦遵守約定,及時肯定。

第三,別怕拒絕孩子。

就是說,在規則執行過程中,

孩子可能會哭鬧,甚至撒潑,

以求多玩一會兒。

此時,父母需要堅定一點,

去執行約定好的規則。

如果我們隨便妥協和退讓,

孩子就會認為,

家里的規則都是擺設,

自己想干什麼就能干什麼。

第四,搞好親子關系。

一位心理咨詢師朋友說過,

那些網癮少年,

多半有一個嚴重缺乏交流、感情無法流動的家庭。

簡單理解,

成癮的孩子,

是在通過網絡填補內心的空虛。

要避免孩子上癮,

最根本的方法,

還是從親子關系入手。

孩子小時候,

父母就要定期帶孩子進行有趣的戶外活動。

孩子大一點,

也一定要定期跟孩子談心,以及帶孩子出門旅行,

感受到真實生活的多種樂趣。

說到底,父母要做的,不是強硬的限制,

而是從孩子最初接觸電子產品開始,

就陪孩子去學習如何主動地使用它、掌控它。

最最重要的是,

父母一定要多幫孩子營造「生活真有意思」的體驗。

現實世界里很充實的小孩,

一定不會陷在虛假的世界里出不來。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