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尖子生都有6個好習慣,告訴孩子:這樣做,成績不會差
2021/01/01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沙哈爾接觸了幾百個哈佛高材生以後,通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

即使是學霸,在計畫上也有和普通人一樣的煩擾,他們會面臨著外界的誘惑和學習的艱難抉擇,保證他們高效運轉獲得優異成績的,不是自控力,而是好習慣。

那些成績好的孩子,都有這6個好習慣!

1、高效率的聽課

課堂,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如果孩子把握不好課堂上這45分鐘,課下花再多時間也補不回來。

要想養成高效率聽課的習慣,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上課能聚精會神的聽課。

其次孩子要學會主動思考,課堂不是老師的獨角戲,要想完全吃透老師講的知識,不僅僅要聽進耳朵裡,更要聽進腦子裡,隨著老師的講述和引導進行思考。

最後是記筆記,筆記是一定要記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是孩子要學會正確的記筆記。

孩子如何聽課,決定了孩子將取得怎樣的成績,會高效率聽課的孩子,首先就贏在起跑線上。

2、 抓好課前預習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初步理解內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

1. 預習的好處

(1)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有利於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裡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

(3)預習有利於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於帶著問題聽課與質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鬆、有味,思考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好。

3、不留學習盲區

學習,最忌諱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很多時候,家長會和孩子說,遇到不懂的就要問老師,問同學。

習慣遇到困難就求助,習慣不懂就立刻提問,這是一出無言的悲劇,我們用自以為是的方式殘害了孩子的思考力。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

正確的學習,應該是孩子要養成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

4、 狠抓聽課環節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聽好課的目的呢?

總的要求是 要抓住各學科的不同特點,帶著問題聽,聽清內容,記住要點,抓住關鍵,著重聽老師的講課方法與思路,釋疑的過程與結論。

★ 具體要求

(1)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千萬不能思想開小差。如果在老師啟發下,自己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等下課後再去深入思考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總之,課堂上的「分心」,是學習的大敵。

(2)聽課中可以嘗試在老師沒有作出判斷、結論之前,自己試作判斷、試下結論。看看自己想的與老師講的是否一致,找出對與不對的原因。

(3)要力求當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質、內部聯繫及規律的思考過程。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當堂理解呢?

如果在思考中出現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應舉手提出問題。如果課堂上老師沒有時間解答你的問題,應繼續聽老師的講解。課後再去請教老師。

(4)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聽課是為了增長知識和發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識聽懂了與課聽好了等同起來。

5、 緊抓複習環節

複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再加工,並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適當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因此,每上完一節課,每學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書都要及時複習。若複習適時恰當,知識遺忘就少。

一些記性好的學生能經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上進行複習,做到 「每天有複習,每週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從而形成了驚人的記憶力。

因此,很多學生記不住所學知識,並不是腦子笨,而是不善於複習,或複習功夫不深。

6、按時完成作業

學習,不光要學,還要會用,不光要聽懂,還要會做。

每天的課後作業,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做題,能夠靈活運用新知識,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和複習,老師也能通過做題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如果孩子總是敷衍了事,抄襲答案,那麼作業就完全失去了意義,不如不做。

讓孩子能夠從他律到自律,讓孩子能夠按時完成自己的學習之後再進行其他的活動。

那些每天都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的孩

Wendy媽有話說:

「優秀是一種習慣」, 所有的成績都是依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從量變上升到質變而達到的。孩子平時有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家長在孩子平時的學習中就要嚴格要求,力求打下扎實的功底,為日後做好準備。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