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間,就是生活的模樣!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2020/12/29

@ 「成為一個媽媽,意味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和付出。」每個人回想起來,都有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為母則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理解與呵護才是當媽的心靈雞湯! 大家好,我是Wendy媽

好的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的一生!——Wendy媽

————————————————————————————————————————

試想一下:如果一間屋子裡,髒衣服在櫃子中纏成一團,床上的被子亂七八糟,到處都是沒扔掉的垃圾,連窗戶上都積著一層灰……

當你身處其中時,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很明顯不可能是愉快。

而若是成年人都尚且如此,那麼正處於成長期的孩子,難道不會受到更深的影響麼?

01

你的房間,就是生活的模樣

公司有個同事雅楠,屬於很「馬大哈」的性格。

桌上的東西總是擺得亂七八糟,要用的檔都要找上半天,不管被老闆罵了多少次都不改,家裡也像豬窩一樣亂七八糟。

有次我去她家送材料,甚至連下腳的地方都找不到。

雅楠只能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喚來兒子給我倒茶,可沒想到兒子當著我的面頂了一句:

「要倒你自己倒,我怎麼知道茶杯在哪!」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反觀她的房間:

一家三口在淩亂的房間中,生活習慣變得一塌糊塗。

其實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你一味地亂丟東西、從不收拾,那麼孩子只會做得比你更過分。

人是一種需要秩序感的生物,整天在淩亂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良久,會變得暴躁焦慮和易怒。

而在多年以後,他自己的房間會弄得一團糟,工作上也稱心不到哪兒去。

02

哈佛商學院調查顯示一所學校中課桌收拾齊整的孩子往往都是那些成績優異樂觀開朗的孩子,因為整理使得他們學會了規劃、學會了耐心,心無積塵,面目清明。

如果我們的 家庭環境是雜亂無章、灰塵飛絮的,那麼我們經常會因為找不到某件物品在孩子面前急躁發怒,我們因為過多關注于孩子的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對他們歸類整理能力的培養!

孩子具有極強的模仿力,他們會在無意中模仿父母的做法,如果你經常把家裡收拾的非常乾淨,那麼在這種環境下,他也會很快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反之,如果家裡雜亂無章,那麼他的生活狀態和心情也都是雜亂的,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好。

一個人的房間裡藏著自己的生命狀態,藏著孩子的未來。

心理分析學家阿爾貝托•艾格爾認為:

在[夫·妻·生·活]中,在自己身後留下一片混亂,說明潛意識裡對是否給另一半留空間遲疑不決。

事實上,不願意去整理房間可能源于幼年時期的家庭影響。

我們總是把收拾房間的訴求交給父母,自己能偷懶就偷懶,等結婚生子後,這種頑固的觀念一直在影響我們。

03

怎樣讓孩子變得愛收拾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提倡「要讓孩子發展對秩序和規律的尊重」,不喜歡收拾房間其實就是沒有尊重秩序和規律。 孩子必須體會秩序和規則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會受到影響。書中提供了幾個讓孩子喜歡收拾的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1、幫助孩子

家長可以定期幫助孩子一次,和孩子一起收拾房間,但是不要批評孩子「你太不愛收拾了」。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一起收拾,孩子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孩子慢慢發現,原來把東西收拾得整齊有序,東西更容易找到,空間也變大了,感覺更舒服,以後就會喜歡收拾了。

2、體驗雜亂

家長對於孩子的淩亂全當沒看見,還要故意給孩子添亂,孩子玩的玩具、吃剩的東西、沒洗的髒衣服都放到孩子的房間,當孩子想找東西找不到的時候,家長就說「很抱歉,我也沒辦法!」

當孩子想玩沒地方下腳、想睡覺床上堆滿了東西時,會不開心,家長就說「這樣不方便吧?」孩子就會體會到淩亂帶來的不便。順勢問孩子應該怎麼辦,孩子就知道東西應該收拾走,才能正常的玩玩具、正常睡覺。

3、承擔自然後果

如果孩子總是亂放東西,就把這些東西專門放到一個大箱子裡,當孩子需要找東西時,就讓孩子到那個大箱子裡去找。大箱子裡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孩子找不到,就會著急,因此能體驗到自己亂放東西帶來的後果,浪費時間,讓自己不開心,孩子就會明白原來亂放東西後果這麼嚴重。

4、制定計劃

組織一次家庭會議,征得孩子的同意,將收拾房間列入孩子的計畫,並且寫出來。每次孩子不收拾房間的時候,把這個計畫拿出來,給孩子看。不要訓斥孩子,就用堅定的目光看著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這種威嚴,必須去執行。這是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方法,效果很好。

Wendy媽有話說:

對於孩子而言,習慣就是: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堅持做。

人生就是一場旅程,有山窮水複的困頓,亦有柳暗花明的驚奇。

這一路悠長,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煙火氣十足,才對得起這一生歲月。

把生的食物煮熟,把淩亂的房間收拾乾淨,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啊!

結尾 我是 Wendy媽 ,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 我@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