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18歲前的4個「黃金階段」一定要抓好,教育事半功倍。
2021/03/15

從孩子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起,各位家長們就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中心。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他們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根據特點的不同,孩子的成長需求也不盡相同。

嬰幼兒時期,他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顧;小學生時期,學習成為了他的主要任務;進入國中高中,父母又要做好後方的保障,平穩度過青春期。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心理撫養」,她指出,對孩子的心理撫養,包括 情感、性格、觀念、尊重等,決定了人一生的品格,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心理基石。

李玫瑾教授同時指出,孩子在18歲之前,有四個成長的「黃金臺階」, 家長要抓住這四個階段,打下孩子一生成長的良好基礎。

1、第一個臺階0-3歲:情感撫養

0-3歲的孩子,是孩子情感需求最強烈的時期,這個階段,父母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情感撫養。

這個階段,父母要做的,就是無微不至地照料孩子,給他充足的安全感。

如果0到3歲之間,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那麼孩子會對家長存在陌生感,並且這陌生感很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強調: 孩子在3歲以前,父母一定要親自養育,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和回應。

2、第二個臺階3-6歲:性格撫養

李玫瑾老師就指出: 孩子的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是一種後天形成的社會行為方式,它關乎著你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

紐西蘭曾經有一項針對1000個孩子的跟蹤調查,在他們從幼年到成年的30多年裡,每年都會進行跟蹤記錄。

調查最終結果表明,當年陽光自信的孩子,成年後依然表現的樂觀開朗。而那些從小膽小沉默的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

李玫瑾教授強調,孩子的性格培養需要從5個方面入手:

1、克制任性:要學會對孩子說「不」,當孩子因為不合理的要求撒潑耍賴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妥協,要堅守原則。

2、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心中有他人,學會尊重父母,感恩他人。

3、學會控制:讓孩子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才能更自律。

4、防止壓抑:要多和孩子交流,培養孩子樂觀熱情、善於溝通的個性。

5、經歷挫折:要讓孩子成為「厚臉皮」的人,內心強大的孩子,才會更加堅強。

3、第三個臺階6-12歲: 能力培養

李玫瑾指出 6-12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習慣培養的黃金階段。習慣一旦養成,就會非常穩定,形成就會對人產生較為持久的影響。

6歲,孩子開始進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學生時代養成的各種能力,都會固化為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到了初高中階段也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在終身的學習中都不會發生變化,伴隨學習的各個階段。

能力的培養,需要父母立下規矩,嚴格執行,獎懲分明,時間長了,就會成為孩子的內在行為準繩。

4、第四個臺階12-18歲:尊重教育

李玫瑾老師曾說「孩子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12歲,孩子開始進入人生中第二個關鍵期——青春期。 他們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渴望自己做主,因此,這個階段,父母應該重視對孩子的尊重教育。

首先要時常與孩子溝通,表達理解,以此得到孩子的接納,然後要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決定權與選擇權。

李玫瑾教授建議,要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不窺探孩子的世界,要給孩子留白的空間,讓他展現自我的主張。

最後,李玫瑾教授指出,在這四個「黃金臺階」中,前兩個臺階,即情感培養和性格培養是最重要的,也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孩子就像幼小的樹苗,需要父母們用心來澆灌,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坎坷,但是只要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共同努力,一定會擁有光明而美好的未來!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