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最親的人」可能不是親媽!兩個因素影響太大,不要盲目自信
2021/12/02

孩子小的時候不認人,誰抱也不知道也不會哭,但是開始認人以後,除了爸爸媽媽和奶奶,其他人誰抱就嗷嗷大哭。

有這種情況主要就是父母和老人, 陪伴孩子的時間最久,孩子習慣了家人身上的味道,從家人身上獲取安全感,所以說孩子才願意親近。

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親疏關係也會慢慢發生變化。

案例:

我表姐剛有女兒那會,家裡面還不是很富裕,姐夫一個人上班賺錢,家裡面的開銷一直比較大,表姐出了月子沒多久就開始上班工作。家裡面是表姐婆婆幫忙帶娃,每天騎著三輪電動車帶孩子去媽媽工作的地方,表姐抽空給孩子餵奶。

晚上的時候,表姐儘量帶一會孩子,但是因為白天要上班的原因,婆婆建議孩子和自己一起睡,不讓孩子吵鬧到兒子兒媳,畢竟夫妻倆白天都還要上班,

晚上睡不好一直熬夜也不是回事,乾脆晚上孩子和自己一起睡。

就這樣到了孩子該上幼稚園的年齡,表姐夫薪資比較高了,婆婆年齡也大了,身體不是那麼好了,表姐乾脆辭職選擇好好陪伴教育女兒。

表姐和女兒的感情還是比較好的,但是讓表姐比較糟心的是,女兒還是習慣晚上和婆婆一起睡,表姐對此有些吃醋,明明自己才是女兒最親近的人,但是女兒有些時候卻更親近奶奶。

孩子長大後跟誰親?兩個因素影響比較大

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養小孩子可是一件又費錢又費精力的事情, 你不僅要管著她吃喝拉撒,還要用心地去教育她。

在她很小的時候,照顧他吃喝拉撒陪她玩,大一點上幼稚園的時候,又要陪她一起玩遊戲,解答她的十萬個為什麼,要忍著得性子不厭其煩的去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困擾。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能反應過來,影響孩子對家人的親疏關係的因素是什麼了,這兩個因素其實就是陪伴和安全感。

第一:我們先來說陪伴

像我表姐因為工作的原因,白天要上班沒時間,晚上也只能陪伴孩子一會,生活大部分時間孩子都是和奶奶一起度過的。只要是奶奶用心照顧孩子,有耐心地陪伴孩子,那麼自然孩子會更親近奶奶一些。

看過那些留守兒童的也都知道,父母在外常年打工,一年回家只有幾次,剛開始孩子想父母想得不行,哭著鬧著讓父母回來。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情感逐漸就會變淡,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也會變淡。

所以說陪伴是影響父母和孩子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也就要求我們當父母的,多抽出點時間,多用心陪一陪孩子。

第二: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

安全感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長時間的陪伴,另一種是真心待孩子好。像長時間的陪伴大家都能理解,前邊我也說了,像老人每天陪孩子一起吃飯,陪孩子一起玩, 時間久了感情就出來了,孩子也就產生了依賴情緒,自然親子關係距離就變近了。

另一種則是真心對孩子好,如果說老人陪孩子時間長,但老人對孩子不好,那孩子同樣不會親近孩子。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女孩,因為缺乏父愛和母愛, 對于安全感盲目追求,誤把一時的冷暖當成是安全感,結果一直在尋找一直在被傷害。

安全感是孩子的自信,也是孩子的底氣,當父母的一定要給足孩子安全感,多誇獎多陪伴,尤其是高質量的陪伴,有耐心一些,脾氣好一點,那樣孩子才會更愛你。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