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時的管教不當,將影響孩子一生
2021/02/07

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深有體會,寶寶出生後可愛乖巧,但沒想到孩子到了兩歲以後,性格變得很容易衝動,總是和父母唱反調,做事叛逆,父母不順他們意思時就大哭大鬧,甚至摔東西,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帶Wendy去表妹家玩,本以為兩個孩子相差好幾歲,不會有衝突。可不到五分鐘,便聽見大的叫,小的哭。

Wendy吐槽小表弟,太小氣了,什麼玩具都不讓碰。

再看表妹家的兒子,像個小財主,坐在地上,抱著自己的一堆玩具,生氣地說: 「這些都是我的,不是你的。」

表妹安慰他說,給姐姐一個玩,他卻把頭扭過去說: 「不,我就不。」

說完,他開始滿屋子打滾。

表妹拉著我走了出去,說快給她愁壞了。

以前,那麼聽話的一個孩子,現在撒潑耍賴簡直是信手拈來,一言不合就開哭,一不高興就打滾。

Wendy媽掐指一算,表妹的兒子正值兩歲,我提醒她說: 「淡定,你迎來了你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傳說中的Terrble two。」

提及孩子的兩歲,說它可怕,一點不為過。

01可怕的2歲

人類幼崽向智人轉變的第一步

為什麼孩子一到2歲,就變得如此叛逆呢?這其實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

2歲之前,孩子總是好奇地盯著周圍的一切,就像探險家哥倫布一樣,想要認識更多的事物。

到了2歲的某個階段,孩子漸漸意識到,他不僅可以觀察,還能依靠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只是,他們的能力還遠遠不足。想做又做不好,這種身心不一致的挫敗感,讓孩子很不開心,於是就開始做各種「無理取鬧」的行為。

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3類: 要挑戰權威;要自己做主;要尋求關注。

1、挑戰權威

這個階段的孩子,張口閉口說著「不」,爸媽說啥都不算數!

據一位友人記錄,他家幼崽2歲半時,一天說「不」的次數竟然多達40次!

它就像孩子的第一次「獨立戰爭」,不管父母做什麼,他都會做出同樣的回應: 懟你

2、要自己做主

這還不夠,他們還要實現「我做主」的目標。

兒子2歲時,我帶他去探望朋友。為了守時,我迅速給兒子穿上鞋子,結果,他非得把鞋子脫下來自己穿,奮戰了20分鐘都沒成功,最後「氣急敗壞」,一把將鞋子扔出了臥室。

對2歲孩子來說,事情能不能做成不重要,只要能做主,就行!

3、要尋求關注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怕被冷落,一旦發現自己不是焦點,就會「無理取鬧」

我兒子就很會運用這一招。有一次,他說屋裡太熱,想開空調。我給他打開後轉身離開時,他卻哇哇大哭。直到我放下手裡的活、把他抱在腿上,他才不再哭鬧。

這就是「可怕的2歲」,新手媽媽的「心病」,2歲孩子的「通病」。

2歲時的管教不當

將影響孩子一生

更重要的是,如果「可怕的2歲」得不到合理引導,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可怕的2歲》作者,美國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就說: 2歲時親子關係是什麼樣,之後就還會是什麼樣。

他舉了一個來訪者的例子。

那位媽媽說,16歲的女兒非常叛逆,她經常能聞到女兒身上濃濃的酒味,可女兒就是不承認酗酒。

心理學家解釋說:2歲時開的頭,直到現在,依舊在他們的關係中起作用。

小時候是什麼樣,長大就什麼樣。2歲時沒解決的問題,長大後也很難再彌補了。

李玫瑾也曾舉過一個10歲叛逆女孩的例子。女孩可能和家長有矛盾,三天兩頭往樓下跳,被送到醫院後,醫生問家長:「你這孩子怎麼老跳樓?得好好管管!」家長很無奈:「不是不管,是管不了。」

李玫瑾解釋說:他不是管不了,而是管晚了。

02那麼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到來,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1、不要和孩子對著幹

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叛逆,所以這時就不要跟孩子對著幹,給孩子過多的約束孩子的逆反也就越厲害。而是理解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有自主的選擇權,給孩子充分探索的空間和機會。可以讓寶寶參與一些活動,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做一些他從沒做過的家務,這樣可以幫孩子釋放精力,改善情緒。

2、鼓勵孩子自己去完成

孩子在這個階段父母應鼓勵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哪怕做得不好或者做錯了,也要給孩子機會。因為他們這個年齡段就是喜歡不斷地通過自己的努力觸碰完成事情。而且父母讓孩子能自主探索完成,有更大、更寬敞的空間,也能減輕家長帶娃的重大壓力。

3、讓孩子懂得凡事都有底線

孩子在這個階段做事確實很無厘頭,但是作為父母需要告訴他什麼是底線,底線是不能碰的必須遵守。比如應該自己玩完的玩具自己收拾,玩的再瘋也要按時睡覺……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制定這些規定,讓孩子學會去遵守。

Wendy媽有話說:

對於處在2歲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說什麼他都是「不」,那麼,我們把指令性的要求換成選擇題,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當我們想帶孩子一起出門,他們可能會直接拒絕我們:「不去。」

可我們問:「你是拼完積木出門,還是現在和我們出門呢?」

給予孩子選擇,而比直接說出指令性的語言要好很多。

義大利著名教育學家蒙台梭利說:

「對成人而言,兒童的心靈是一個難解之謎。我們應該努力地探尋隱藏在兒童背後的那種可理解的原因,沒有某個原因,某個動機,他就不會做任何事情。

一個成人若想找到這些謎底,他必須對兒童採取一種新的態度,增強對孩子的責任感。他必須成為一個研究者,而不是一個遲鈍麻木的管理者或專制的評判員。」

瞭解兩歲的孩子,耐心引導, 我們也可以把孩子可怕的兩歲,變成了不起的兩歲。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