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間,就是孩子生活的模樣,藏著孩子的未來
2021/01/26

「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你不用管。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

我們做孩子的時候,父母和我們這樣說;

我們當了父母,我們和孩子這樣說。

難怪有人調侃說:

長大後我們就變成了父母的樣子,連管孩子的方式都一模一樣。

Wendy媽的堂姐就是這樣一個大大咧咧的人,老公也比較不拘小節,因此家裡常年都比較髒亂,用啥都是直接甩的,導致她家兒子也是跟著有樣學樣,放學回來之後鞋子和書包就隨便一扔,那天客人都在,堂姐就說了孩子幾句,誰知道娃馬上回懟:「你們不也是這樣?」

鬧得堂姐夫妻倆羞愧得不行,後來有位精通心理學的親戚出來打了圓場,場面這才好轉,但他也特地和堂姐強調:你們家的擺放陳設其實很影響孩子的成長。

02 這種髒亂家庭養出的孩子,往往容易在四個方面掉隊

心理學方面的解釋值得一看

1、環境髒亂影響孩子心情——情緒管理上掉隊

家庭又被稱作「人類性格的加工廠」,尤其是對於性格尚未養成的孩子而言,他在家庭陳設整潔、協調的環境中會感到身心愉快,樂觀向上,容易養成積極開朗的性格;

而從小生活在雜亂的家庭環境之中,不但會讓孩子的心情煩躁、鬱悶,還很可能形成懶散鬆懈的不良習慣。

且會積累更多的負能量,時間一長,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環境的影響下,逐漸變得邋遢、暴躁,充滿負能量,那麼這樣的人在長大之後也很難有很好的前途,自然容易一輩子受窮。

2、環境髒亂導致孩子自律性差——自律能力上掉隊

美國布朗大大學曾經做過調查:成績靠前的孩子,通常都很善於收納整理自己的物品和心情,看上去更加樂觀,而且更顯著的特點是其自身超強的自律性。

日本注重收納,德國則看重嚴謹,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常年處於髒亂環境中的孩子,顯然不會有收拾東西和整理物品的自律,由小極大,在學習或者生活上也很難形成自律的性格。

而自律性不好的孩子,如果沒有人逼著,就很容易墮落,就拿這次推遲的高考來看,有的孩子慶倖自己還能多學幾個月,有的孩子卻認為再拖下去學不動了,這就是自律和不自律的差別,成績會給你一切的回報。

3、環境髒亂,孩子依賴性比較強——獨立能力上掉隊

針對不愛做家務的心理, 德國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這種現象很可能是還沒有擺脫自身對他人的依賴。

好比你凡事都想著有你媽,出嫁了也想著老公會收拾,老公認為妻子會收拾,大家都有這種依賴心思,孩子自然也會覺得總有人幫我收拾的,我為什麼要做?而依賴心思強的孩子,不僅難以獨立,甚至還可能變成「啃老族」。

4、皮質醇反應性低——抗壓能力上掉隊

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做過一組縱向研究,得出了在家庭嘈雜度和兒童問題行為關係中的皮質醇的應激作用,而且確認其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

研究主要是在幼兒小班(2015年春T1)和中班(2016年春T2)的的兩個節點上對160名4-5歲的國內學齡前兒童(73名男孩和87名女孩)和其父母的跟蹤調查,發現在T1、T2兩個節點上家庭嘈雜度和兒童問題行為都正相關。

皮質醇是腎上腺的類激素,主要的作用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調節壓力,如果孩子一直處於嘈雜髒亂的環境中,很有可能會降低其皮質醇的應激反應,導致孩子無法對壓力做出反應,自然也難以面對壓力前進而取得成功。

03

好的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房間裡,髒衣服扔的到處都是,桌子上擺滿了化妝品,地上垃圾隨處可見……

當你身處其中時,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心情當然不可能愉悅了。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正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可想而知,對他們會有多大的影響。

所以說,房間淩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1、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榜樣,父母是什麼樣,教出的孩子就會是什麼樣。

如果你一味地亂丟東西、從不收拾,那麼孩子只會有樣學樣,而且做得比你更過分。

孩子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會在無意中模仿父母的做法。

如果你經常把家裡收拾得非常乾淨整潔,那麼在這種環境下,他也會很快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反之,如果家裡亂七八糟,那麼他的生活狀態和心情也都是亂的,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好。

2、從小生活在淩亂環境裡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焦慮、暴躁和易怒。

人,是一種需要秩序感的生物。

如果我們的家庭環境,是雜亂無章的。

那麼,我們經常會因為找不到某件物品,而在孩子面前急躁發怒,長此以往就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為,沒能給孩子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屋子,讓孩子養成收納整理的習慣。

多年以後,他自己的房間也會弄得一團糟,工作上也不會太稱心,做事也會沒有章法,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Wendy媽有話說:

收拾屋子不僅僅靠大人,讓孩子參與進來才是一個家的表現。

所以,當你發覺生活變得一團糟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間吧。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通過處理好自己與物品的關係:

從嬰幼兒時期對物品色彩和形狀的啟蒙,到3~6歲時對物品的意識,再到長大後學會獨立自主,珍惜物品,從而進展到人際關係中,來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

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正是培養他動手能力的關鍵期,不要沉浸在焦慮中,去做手頭能做的事情。

比如,早晨起床後主動把被子疊放整齊;

比如,吃完飯後記得將桌子上收拾乾淨;

再比如,全家每月定期舉行一次大掃除。

一點一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培養孩子收拾的好習慣,應該越早越好,千萬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後悔莫及。

如果你的孩子,在收拾物品的過程中有了進步,要記得去摸摸他的頭,笑著對他說:你做的真棒!

要知道,不吝嗇地去稱讚,他會做得越來越好。

相信,當你和孩子通過努力,把亂糟糟的房間變得乾淨整潔的那一刻,所有的焦慮都會消失不見的。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