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癆」和「話少」的孩子,長大後「3個方面」差距太明顯,別不以為然
2021/12/13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要到一歲以後才開始學說話,孩子在一歲以前什麼都不懂,只要給孩子喝飽睡好,處理好他排出來的大小便就行了,都不知道孩子所有的發育並不是 一蹴而就。

雖然大多數孩子在一歲之後才慢慢地開口說話,但其實在一歲之前他已經聽過了很多的語言,並且會觀看媽媽開口時的口型,在聽到媽媽語言裡面的情感,才能夠通過一歲前的記憶和印象,在一歲之後慢慢的開口說話。

所以孩子學會說話的前提就是,在一歲之前有大量的語言環境的薰陶。

有些媽媽天生就不太喜歡說話,帶孩子的時候也經常只夠 埋頭苦幹,給孩子喂飽奶,給孩子換好乾淨的尿不濕,哄孩子睡覺,但是每天帶孩子都是靜悄悄的,這樣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 語言的發育也會更遲緩,孩子得到的刺激也會更少。

而有一些媽媽就經常喜歡跟孩子聊天,雖然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聽得懂,但是只要媽媽說話,孩子會心一笑或者嘰嘰喳喳,媽媽都覺得開心異常。

無論家裡面的大事小事都會跟孩子聊聊,給孩子換尿不濕,給孩子穿衣服,都會告訴孩子。

這樣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性格會更加開朗活潑,語言發育也會更好。

所以孩子從小是由話癆的媽媽撫養,還是由沉默是金的媽媽撫養,長大之後會有一定的差。

媽媽從小帶孩子是話癆還是沉默?孩子長大這些差距很明顯,別不以為然

差距一:說話的早晚

孩子學說話之前要先理解語言的含義,要 先通過眼睛看到媽媽或者其他撫養人說話時的口型。

所以孩子在一歲之前,媽媽是個話癆,經常跟孩子聊天,在餵奶之前告訴孩子,媽媽要給你喝奶了,你餓了吧?在換尿不濕的時候告訴孩子,媽媽現在要給你換尿不濕了,你看這個尿不濕是粉紅色的,媽媽先把你的褲子解開,再把你舊的尿不濕剪下來給你洗屁股。

這樣的孩子每天在媽媽 絮絮叨叨的語言中, 接受到非常濃厚的語言氛圍,他能更早地理解語言的含義,也能更早地發出聲音,更早地學會說話。

而媽媽平時帶孩子時沉默是金,很少跟孩子說話,就會讓孩子覺得說話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而且他在學說話之前沒有豐富的語言氛圍,也沒有更多的模仿物件,會導致他說話更晚。

差距二:孩子的安全感

比如媽媽在給孩子換尿布的時候,不停地告訴孩子媽媽現在要給你幹什麼,你要配合媽媽做什麼,這會 讓孩子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和珍惜。在媽媽輕柔的話語中,孩子能聽到媽媽的愛,能感受到媽媽的愛,他能知道自己是安全的,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

但如果媽媽在給孩子換尿不濕的時候,一言不發,動作粗魯地把舊的尿不濕換掉,然後給孩子清洗屁股,很快就換上新的尿不濕,因為沒有語言的描述,所有的動作讓孩子感覺到非常的 突兀,甚至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舒服。

這些孩子可能會 哭鬧掙紮,但是最後他發現哭鬧掙紮沒有用,他就乾脆不哭鬧了,但是他內心會留下傷痕,覺得媽媽並不愛我,孩子獲得的安全感會更少。

差距三:孩子的智商高低

兩名著名的社會認知學家做過一項研究,就是兒童早期語言能力對智商的影響,選擇了42組不同階層的家庭做樣本,對這些孩子進行了三年的跟蹤。

結果發現,腦力勞動者的家庭,孩子平均每小時聽到487句話,而接受福利救濟的家庭,孩子平均每小時只聽178句話。

三年下來,腦力勞動家庭孩子和受福利救治家庭的孩子,聽到的單詞總量上相差了3,200萬個單詞。後來他們上學後發現詞彙量高的孩子語言能力學習成績都要比詞彙量低的更好。

也就是說 小時候家長跟孩子聊天聊得越多,孩子就越聰明。

所以聰明的媽媽一定要學會從小多跟孩子聊天,至于怎麼跟孩子聊天,要根據孩子語言發育的特點,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家長跟孩子聊不同的話題,語氣語調也要有所不同。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