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導忠告:國小6年媽媽牢記三點,孩子成績不會差
2020/12/11

資深班導界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我發現身邊的孩子們,正完美地印證著這個成績運行規律:

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都不錯,90分起底,拿到100分更是家常便飯;

但到了三年級,70、80分越來越多,拿到95分已經是好成績了,班級孩子的成績開始出現分化。

到了五六年級,學習好與學習差的孩子差距已經很明顯了。

01

一二年級通常約孩子的同學去哪兒玩,大家的一致意見是,趁一二年級學習輕鬆多玩玩吧,到了三年級就緊張了。

我的一個閨蜜,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已經能算對100內的加減法了,可經常今天忘帶語文書,明天把水壺落學校了;

孩子覺得老師講過的知識都學過,作業寫得潦草難看;問老師講的都會嗎?他的回答次次都是會!

閨蜜覺得孩子還小,對孩子要求不高,等到三年級再抓緊點就行了。

可恰恰是這個在一二年級學習還不錯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出現了成績滑坡。

1978年,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

有記者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

卡皮察回答道:「是在幼稚園。」

卡皮察的回答代表了聚會的諾貝爾獎得主的普遍看法: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

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的確是整個小學階段最少、分量最輕的,

但卻是整個小學六年最重要的兩年,這兩年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習習慣。

一二年級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還比較強,尤其要注意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02 三四年級:重視閱讀能力

曾有位20年教齡的老教師分享過一個規律:

那些小時候很聰明的孩子,由於忽視基本功的練習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天賦(或超前學習的內容)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到了三年級學習出現下滑;

而有些看起來資質平平,或者家長堅持盯緊每科的學習積累,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逐步打好了學習基礎,開始在學習上真正發力。

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

「三年級現象」源於美國聯邦政府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開展的 Head Start 專案。

這個項目的研究發現:對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的學前幫助雖然一開始看起來效果顯著,但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跟其他沒有接受這個專案的孩子的分數持平了。

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專家就已指出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會出現成績突然下滑現象,並將這種現象命名為「三年級滑坡」。

這個項目的研究結果向我們證實:超前教育根本不會給孩子提供任何優勢。

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有成熟到完全理解超前教育的內容,他們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很膚淺,卻以為自己掌握了,導致上課時聽到重複內容不專注,對學習失去興趣。

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會兼顧所有孩子,那些一開始沒有準備好的孩子也會在三年級的時候趕上來,那些超前學習孩子的優勢也將被抹平。

除了這個原因,很多孩子三年級出現滑坡的重要原因出在:閱讀能力。

03

五六年級:贏在思維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她讓一群10歲的孩子,嘗試解決一些對他們稍微偏難的問題。

面對難題,第一種孩子反應非常積極,喜歡挑戰;第二種孩子覺得面對這麼難的問題是場災難、特別沮喪。

德韋克教授認為第一種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並在長期追蹤中發現,他們能積極處理錯誤,爭取下一次好成績,他們在面對難的任務時腦電圖佈滿了紅色,證明大腦在燃燒;

第二種孩子則是固定型思維,他們在面對困難時,會給自己找藉口,逃避困難,大腦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圖片來源:電視劇《春夜》

一位從事多年小學教學的老師說:「真正到了五六年級,決定孩子成績走向的,除了能力問題,更多是他們面對困難的態度。」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就著急給孩子貼標籤:上課不專心、態度不端正,訂正也總做錯,反復講的都不進腦子等等,這些都在是給孩子灌輸固定型思維模式。

事實上,這個時期,家長不該再對孩子的學習過多地指手畫腳,應該更多讓孩子獨立面對自己的學習:

調動孩子自主性學習能力,看到孩子的進步,及時肯定,可以塑造孩子行為模式,培養出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對於孩子長長的學習生涯而言,小學階段最重要是打基礎。

讓孩子贏在習慣、贏在思維、贏在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學習成績。

獅獅媽有話說:

聯考決定孩子能不能上個好大學,初中決定孩子能不能進到一個好高中,那小學呢?

不少家長是等孩子讀五六年級才開始緊張起來,事實上整個小學環環相扣,都是初高中的奠基石。

縱觀今年68位聯考狀元以及往年那些學霸們,除了極個別超級自覺的孩子,完全不需要父母管就很自覺地學,其他父母無一例外都很重視孩子的小學階段。

如果你家孩子正上小學,千萬別錯過了孩子這六年成長關鍵期。因為這6年的時間,能夠影響未來的60年。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