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乖,其實真的要恭喜你!因為這恰恰說明你是個合格的媽媽
2021/01/05

01

別怕, 「磨娘精」不是你的錯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階段,我自己也經歷過。

那段時間,每次碰到孩子耍賴哭鬧時,都恨不得收拾她一頓才解氣。直到偶然間看到那句話:「被偏愛的有恃無恐」之後,豁然開朗。

生活中,我們都習慣把壞脾氣向最親近的人發洩,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人永遠不會真的為此生氣而離開我們,小孩子其實也一樣。

他們知道媽媽是最愛的人,可以包容他們的脾氣,不會離他們而去。於是, 在外面有了不開心的情緒,都會忍著等媽媽回來用撒嬌或是耍賴的方式向媽媽發洩。

想想,真的有點像在公司受了氣,回家和老公耍性子的自己。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教授索茲 · 詹姆斯,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把1歲的孩子放在視崖裝置上。視崖裝置,就是一個用 1 米左右的桌子搭的人工懸崖,桌子的一邊是安全區域,叫做「淺灘」,另一邊是透明玻璃,給寶寶造成錯覺,看上去是個「深淵」, 他們自然不敢往前爬。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寶寶則會根據站在一邊的媽媽展現的表情, 來決定他下一步是否向「深淵」爬。

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是因為媽媽的出現,會讓寶寶覺得自己很安全。

換了其他人,孩子就會謹慎行事,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安全。

這些「磨娘精」,其實是把媽媽當做了一個「安全港」,因為對媽媽的愛和信任,所以才會肆無忌憚地暴露自己的脾氣。

孩子不乖,其實真的要恭喜你。因為這恰恰說明你是個合格的媽媽,你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只有得到了滿滿的愛的孩子,他們才會充滿安全感地「恃寵而驕」,其實不過是篤定有媽媽在,我怎樣都可以。

02從來不「作」的孩子在想什麼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子秋實在讓人心疼得掉眼淚。

一個本應該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紀,卻有著超出孩子一般的懂事。

他不敢坐沙發,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和尖尖、淩霄一起看動畫片,看到好笑的片段也不敢大笑。

半夜自己一個人在廁所裡洗衣服,被李尖尖欺負也只是把錯怪到自己身上。

子秋的乖,是因為害怕被拋棄,最親密的媽媽拋下自己而去之後,他便學會了察言觀色,討好別人。害怕像那個好事的鄰居說的一樣:「要聽話要懂事,不然就把你送走。」

缺少愛的滋養的孩子,都是壓抑了自己內心的渴望,才做到了聽話懂事。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哪個瞬間讓你明白了父母根本不愛你」

有個網友說道:那不是哪個瞬間,而是因為無數個瞬間累積,讓孩子徹底寒了心。

每一次,孩子反復確認自己是否是被愛著的,反復想要證明被愛與否,一次次受到傷害,直到再也不抱期望。

《美國育兒百科》裡說: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當孩子在媽媽面前,無論何時都表現的乖巧懂事時,其實正說明他們連最親密的人都缺乏信任,不敢用不乖的舉動去試探母親的底線,索取關注與愛。

缺愛的孩子,乖只是他們的一種保護色,而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03

當寶寶在你面前火力全開,別人面前就變身小乖乖時,Wendy媽這個「過來人」友情贈送幾條建議:

1)不要推開孩子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是最致命的。而是應該抱一抱他,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說「媽媽愛你,媽媽就在你身邊,寶貝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需要媽媽幫你解決的」。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同時也能把自己的問題告訴父母,對於寶寶的要求,不一定要全部滿足,但是一定要及時回應。

寶寶雖然年紀小,但是基本的情緒和感情他都有,不要很自然的忽略他們的感受,他們不是玩具,並非草木,一定要認真對待弱小又容易受傷的孩子們。

2)出去時告訴寶寶,回來的時間

大部分的寶寶都是有分離焦慮的,因為他們分不清離開和消失的區別。就像小孩子很喜歡玩「藏貓貓」的遊戲,因為他們喜歡那種「消失」又「出現」的驚喜。

但是如果他們不知道媽媽是走了,還是消失了,他們會局促不安。所以暫時離開的時候,最好能和寶貝約定好,什麼時間出去,什麼時間回來,讓寶寶知道你不是永遠消失,不是不要他們。

最好能把時間量化,比如:時針現在在12的位置,等到時針走到了5那裡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了哦。

3)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帕蒂·惠芙勒在《傾聽孩子》一書中指出:「孩子喜歡在家裡,在至親面前表達全部情感,是因為他能被傾聽和理解。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後在外面他就會表現得越好。」

陪伴並不是僅僅待在孩子身邊就好,你玩著手機、打著遊戲、刷著劇,頭都不抬,看都不看孩子一眼,那又有什麼意義?

多傾聽他、理解他、陪伴他,感知他的需求、思考背後的原因,會更有利於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4)給足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可以說是孩子健康生活的底氣,只有安全感足的孩子會更有勇氣去探索、去表達、去和人親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跟孩子多親近、擁抱,給予孩子愛撫,通過身體接觸來給孩子傳達愛意,讓孩子感受到觸手可及的愛。

除了身體接觸,愛也需要大聲說出來,給予孩子鼓勵,向孩子表達愛意,讓孩子能直接感受到愛意。另外,和諧的家庭,孩子更有安全感。

要知道,孩子粘著媽媽的時間真的短短就這麼幾年,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就要去尋找自己的生活了,有了其他夥伴,到那時,孩子黏著媽媽的畫面就只能出現在回憶裡了。

當孩子在你面前作妖,任性的時候,別忘了告訴孩子,媽媽愛你,給足孩子安全感,用心去陪伴,讓寶寶真切的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是堅實的、不會動搖的。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只對媽媽不乖,正是因為對媽媽的愛與信任。也恰恰證明這段親子關係是健康而緊密的。

那麼下次,當他們不乖時,不如張開雙臂給他們一個擁抱。

我們的理解與耐心,會是他們在未來面對陌生環境時最重要的底氣與安全感來源。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