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依然保持「跟媽親」的孩子,大多來自三種家庭,家長要重視
2022/03/11

孩子長大獨立後,和父母的關係如何,都和原生家庭有直接關係,而孩子長大後是否依然保持「和媽親」的良好親子關係,和孩子童年時期在家庭中的成長經歷有直接關係。

一般來說,長大後依然保持「和媽親」的孩子,大多來自于三種家庭。

一、第一種家庭:家庭氛圍融洽,父母幽默風趣

都說家庭是孩子啟蒙教育的第一站,家庭對于孩子來說,其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現在」,更關係到孩子的「將來」,關係到孩子將來和父母的親子關係。

孩子的成長雖然說是家庭和學校攜手努力的結果,但是家庭始終是放在首位的,家庭范圍融洽的孩子,孩子的性格也普遍開朗陽光,孩子比較自信,比較有安全感。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不會拘謹,而是非常放鬆,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

但是有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特別是孩子上學後,在對待孩子學習上,態度強硬,結果造成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孩子對父母有抵觸情緒,特別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後,更不願意和父母多交流。

有的家庭夫妻關係不好,經常發生爭執,或者婆媳關係緊張,整個家庭氛圍非常緊張,家裡每天火藥味十足,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就會非常緊張,會想要逃離。

待孩子長大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就會比較疏遠,雖然說母子連心,但是孩子和媽媽的關係也變得疏遠了。

相反,那些家庭關係融洽,父母又非常風趣幽默的家庭,很好與孩子相處,就像朋友一樣相處,因為這種輕鬆又愉悅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內心充滿愛,而他們成年後才更容易去愛別人,也更容易和父母親近,長期保持「和媽親」的關係。

二、第二種家庭:父母民主,不獨斷專行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凡事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並且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就會拿出來家長的架勢來強制孩子。

如果孩子反抗,家長就會覺得我是你爹媽,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你就應該聽我的,這樣才可以少走彎路,以至于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喜歡獨斷專行。

但長期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孩子,內心會有一種很強的壓迫感,他們總想著逃離,總想著擺脫父母,小時候他們無能為力,不能獨立。

但是等他們長大了,終于可以擺脫這種束縛了,就會在心理上想要和父母切割開,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和媽媽分享了,自然也逐漸不再「和媽親」

了。

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孩子以後反而會和父母的關係更深厚,和媽媽的關係更好,和媽媽更親近,感恩媽媽一直以為對自己的付出,感恩媽媽的偉大。

三、第三種家庭:經常給予孩子正面的激勵和肯定

童年對孩子的影響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有句話說得很好:幸福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愈童年。

有的父母喜歡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即使孩子學習成績很好,考了100分,在孩子滿心期待父母獎勵鼓勵自己時,有的父母卻繃著臉,告誡孩子,考100分不算什麼,別的孩子也有考100分的,以後要繼續努力。

萬一哪次孩子考試成績下降了,父母就開始對孩子展開批評教育,對孩子貶低一番,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本該得到鼓勵和肯定時,家長吝嗇自己的鼓勵話語,雖然是怕孩子驕傲,但是孩子卻會感覺到失落。

在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或者考試成績下降時,需要家長的鼓勵和安慰時,卻換來家長的一通批評,孩子的內心就會感覺到無助,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得不到滿足,就會把心門緊閉,不會對父母敞開心扉,只有那些能夠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的爸媽,才能養出自信心特別強,並且隨著年齡增長,孩子仍然願意敞開心扉和父母分享,長大後依然保持「和媽親」的關係。

四、給父母們的建議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如何,可以看出來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如何,而那些性格有缺陷的孩子,都是在兒童時期經歷過某種錯誤的對待養成的。

如果想要孩子長大後依然保持和父母的良好親子關係,依然保持「和媽親」的關係,就要從孩子童年時期開始,給予孩子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覺到在家裡被尊重,也才能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

每當我們看到很多孩子長大後,見到媽媽還是那麼親昵,大遠就奔向媽媽,擁抱媽媽的情景,我們的內心非常羡慕,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後也可以這樣,即使將來結婚生子後,依然可以是媽媽的小暖男和小棉襖,依然可以保持「和媽親」的關係。

但願每個孩子長大後,都不要忘記媽媽對自己的呵護和養育,能夠體會到媽媽的一番苦心,依然保持「和媽親」的狀態。

你家孩子長大後,依然保持「和媽親」的關係嗎?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