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和你越來越疏遠,3種溝通方式媽媽要注意
2021/01/16

前兩天在回家的電梯上遇見了很溫馨的一幕:

一位媽媽帶著上小學的兒子放學回家,小男孩跟媽媽講述著學校活動相關的事情,媽媽一直微笑著認真傾聽。

印象很深的是,在需要媽媽説明的事情上,男孩對媽媽說:「可能要麻煩你幫我準備一個道具······」

即便是對最熟悉的媽媽,孩子依然會使用禮貌用語,講起話來也井井有條。從語言中,就能看出這個小男孩氣質不凡,能力出眾。

我想,這與家長平時和孩子聊天的品質是分不開的。

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和金錢,殊不知, 有一項對孩子智商和未來發展十分關鍵的因素,無關家庭貧富,就藏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父母和孩子的語言交流。

會聊天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將更優秀。

01

不久前,明星媽媽葉一茜發博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並貼出一張跟女兒聊天的微信截圖。

事件的起因是看完電影哪吒之後,媽媽葉一茜本來想跟女兒交流交流感想,接連拋出好幾個問題:「好看嗎?感動嗎?哪裡最好看?喜歡哪吒還是敖丙?」

不料森碟是個話題終結者,每次都用不超過五個字的回復,「打發」了媽媽。

多次嘗試還是連線失敗,媽媽被迫轉換話題,也沒能撐過三秒。

圍觀的網友們紛紛致以深切同情,並笑出了豬叫聲。

「乍一看感覺像是備胎和女神在聊天。」

「哈哈,每一句都透漏出拒絕。」

「媽媽也是厲害了,每一句ending都能被接上。」

「森碟:我是一個莫得感情的聊天機器。」

也有父母表示感同身受:

您在教育孩子中是否也存在以下類似的困惑呢?

02

其實所謂的不想聊天,把天聊死,大多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小建立起順暢的溝通模式,才能有話可聊,越聊越活。

很多孩子到了十幾歲的年紀時,就拒絕跟父母溝通,其實還是幼時沒有充分溝通,或是溝通方式不對,沒有建立起順暢的溝通模式。

在孩子年幼時種下的因,十年之後就得到了果。當你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想跟你溝通時,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親手關上了孩子的心門?

有一檔熱播的親子節目,名為《少年說》,就很大程度反映了親子溝通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其中一個初一小女孩的傾訴,讓人記憶深刻。這期節目中,親子溝通的幾大錯誤方式暴露無遺。

1。否定式溝通

上臺之前,小姑娘就忐忑不安:我媽等會兒在台下會懟死我的。由此可見,日常被懟就是她跟媽媽的溝通模式。

果然,她被懟得「體無完膚」。

她所困擾的問題是,媽媽總是把她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她的學霸閨蜜。

媽媽的口頭禪就是:「你看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

無論怎麼努力,媽媽總是看不到,只能看到她差的地方。

她對著媽媽喊:「老是這樣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

相信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有一個「討厭」的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總以為找個「別人家的孩子」是在激勵自家娃兒,卻在有意無意中,拿孩子的弱項去對比別家孩子的強項,哪有不輸之理?

2。說教式溝通

還是那個初一的小姑娘,她鼓起勇氣上臺喊完這番話,不停地抹眼淚,台下的孩子們也都感同身受,露出心疼的神色。

然而,媽媽是怎麼回應的呢?

開頭還不錯,承認孩子很棒。緊跟著話鋒一轉,「但是」後面的一長段話就是信手拈來的說教了。

臺上的女兒情緒消沉,滿腔委屈只希望媽媽不要再打擊她,可是台下的媽媽好似看不到女兒的眼淚,依舊重複著一套一套的大道理。

最後,女孩被媽媽說得無言以對,轉身跑下了台。

很明顯,這是一次失敗的溝通。女兒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內心感想,卻被媽媽強硬的態度和說教擋了回來經過這次失敗的溝通,也許女兒再也不會向媽媽訴說自己的心裡話。

3。雞同鴨講式聊天

有一段令我至今難忘的對話,很簡短,是這樣說的:

女兒說:「烏龜死了……」

家長說:「你作業寫完了嗎?」

這就是典型的雞同鴨講式聊天。

父母跟孩子的話完全不在一個點上。類似的溝通場景,通常會在孩子上學期間反復上演。

例如:

孩子:今天的籃球比賽,我進了5個球,同學都說我踢得太棒了!

家長:你要是能把這勁兒用在學習上,至於期中考試考那麼點分嗎?!

孩子:我穿這件新衣服好不好看?

家長:別搗鼓你的衣服了,再不走又得遲到!你這個月已經遲到2次了。

父母的關注點全在學習上,無論孩子拋出什麼話題,總能扯到學習上去。孩子從父母這裡感覺不到愛,只感受到步步緊逼的要求和鞭撻。如此,所謂的親子溝通就變成了沉甸甸的批鬥大會。

03

如何做會聊天的父母呢?

(1)使用豐富的語言,盡可能多和孩子交流

美國加州大學曾隨機抽取了近300個有孩子的家庭,對0~4歲之間的孩子,做了一個歷時4年的調研。

調研結果表明:即使在孩子還不具備語言能力的時候,家長單方面的和孩子說話,或者是在孩子咿呀學語的時候配合孩子的語調和聲音,都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這提醒我們做家長的,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有意識地多和孩子說話,保證充足的交流時間。

走路時聊,陪玩時聊,睡覺前聊,可以講故事、讀繪本、唱唱兒歌、扯閒篇兒、天馬行空······

家長與孩子之間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會增長得越快,語言能力越強,大腦越活躍,思維發展越迅速。

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的孩子,會表現在日後的學業和社交能力上,和同齡孩子間拉開差距。

我有一位同樣當老師的朋友,就深諳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力。儘管在學校講課已經挺費嗓子了,每次回到家,依然會準備好多話題和孩子聊天。

果不其然,她家孩子從幼稚園到小學高年級,不光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

除了多和孩子說話,家長在和孩子聊天時也要注意雙向交流,不要只顧自己說。

可以多用開放式提問來打開孩子的思維,比如「為什麼?」「怎麼了」「你是怎麼想的?」「講講你的一天」等等,讓孩子有機會多表達。

(2)學會關注與共情

有些家長雖然看上去在陪著孩子,但心不在焉,關注著的是手機裡的資訊、電視裡的劇情,孩子和自己說話時,選擇忽視和敷衍。

還有的家長和孩子說話時,孩子說孩子的,自己說自己的。比如,從外面逛超市回到家,孩子說「好冷啊。」

而家長顧著展示給孩子買的零食,「看,給你買的,都是你愛吃的零食。」

記得有次坐高鐵,一位爸爸帶著女兒,女孩剛上車時,看著飛馳而過的景色非常興奮,開心地指著窗外讓爸爸看,而一旁的爸爸就盯著手機,仿佛沒聽見女兒的話。

女孩的感受沒有得到爸爸的共鳴,眼裡的亮光很快暗淡了下去,便不再說話,呆呆地看著窗外出神。

很多時候,孩子的話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他在當時當地想要傳遞給父母的感受和情緒沒有得到共鳴與理解,這樣的交流往往是無效的。

次數多了,孩子會不願意再和父母聊天。

因此,家長和孩子交流時,要儘量避免這個錯誤,用心關注孩子說話的內容,保持同理心,去體會、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真誠傾聽,減少評判和說教。

有個詞叫「同頻共振」,用在這裡也很貼切,家長和孩子不光是在同一個時間、空間裡,也要做到真的和孩子在同一個頻道,不隨意忽視和敷衍孩子。

這樣的聊天方式,對孩子情商的培養也大有裨益。

(3)控制音量,多使用正面的語言

生活中,每當孩子沒聽見父母的話,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忍不住提高音量,對孩子大吼大叫,批評孩子。

在親子交流中,音量過大、負面的語言都會抑制孩子語言潛能的發揮,其中,負面的語言,還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哈佛醫學院附屬美國頂尖的精神病專科醫院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認為,父母對孩子長期吼叫的確會改變孩子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智力。

家長總是大嗓門,愛對孩子吼叫,孩子會經常性地處於緊張焦慮之中,難以集中注意力,害怕犯錯,不敢勇敢地嘗試和探索。

所以說,家長和孩子聊天時要控制好音量, 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儘量保持理智,好好說話。低聲教育更有利於把資訊傳遞到孩子心中,孩子也容易接受。

多用肯定、正面的語言,少用質問、疑問的方式回應孩子,比如「這你都不知道?」「還要我說幾遍?」

孩子犯錯、表現不好時,儘量做到就事論事,耐心和孩子解釋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做,避免用負面的語言評價孩子,比如「豬腦子」、「真沒用」······

wendy媽有話說:

與孩子會聊天是一種能力!

要有真誠與包容之心,要用接納和謙和的態度,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才疏學淺沒關係,放低姿態查資料就好,故弄玄虛,不懂裝懂,只會給將來的共行之路設上障礙。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