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為」反而對大腦好
2022/02/14

約25%的寶寶,在9個月時能扶著傢俱走;75%左右的寶寶,在10個月以後才能做到。

父母見證著寶寶的每一步成長,相信大家和糖媽一樣,對寶寶 邁出第一步的樣子有深刻印象。

我們希望寶寶快些學會各種技能,平時偷偷和別人家娃比,發現寶寶有些落後很著急。其實從寶寶的發育規律來看,有些技能並不是會得越早越好,別嫌棄寶寶笨。

1歲寶寶不會走路被嘲諷:聰明的孩子早就會走了

鄰居曉涵家的寶寶1歲了,非常惹人喜歡,最近曉涵找到糖媽大吐苦水,她因為別人的一番話很焦慮,準備強行鍛煉寶寶走路。

曉涵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前幾天帶娃散步時遇到另一位寶媽,那位寶媽看見曉涵把寶寶抱在懷裡,用略帶些 嘲諷的語氣說:「快下來走一走呀,我家孩子沒爬幾天,10個月就會走了,

你還讓媽媽抱著羞不羞?

剛開始曉涵只是笑笑沒回應,可對方將事情上升到 孩子的智商問題,質疑孩子頭腦笨,聰明的孩子早就會走了。這番話惹了曉涵,與對方爭論幾句後氣鼓鼓地回家了。

回到家後曉涵把這件事說給婆婆聽,婆婆倒是很淡定,笑著表示,別聽他們胡說,過去還有孩子 走得早一生命苦的說法呢,別開心得太早。

聰明的寶寶走路早?跳過爬行,學走路有弊端

從科學角度來講,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和命運的關係都不大。寶寶走路太早並不合適,若是還沒爬過就走路,帶來的弊端反而更多。

不爬就走的寶寶平衡能力稍差:爬行動作是利用到了四肢,只用雙腳走路更穩一些,若寶寶適應了爬,身體保持平衡後再學站立和走路,整體的平衡感覺也更好一些。

爬了一段時間的寶寶,或許開始走路的時間較晚,但他們掌握走路技巧 速度更快,走得也更穩一些。而早早就開始走路的娃,可能晃晃悠悠好久才完全學會走路,效率相差很多。

爬過再走的寶寶不容易暈車:直接跳過爬行學習走路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 統感失調,除了平衡能力較差以外,注意力也比較難集中,且在坐車時暈車的機率更高。

而先爬後走的寶寶,體驗過身體在 多種狀態下的運動模式,身體協調性佳,大腦的 「前庭系統」得到鍛煉,不容易出現暈車情況。

大腦和骨骼發育或有差異:寶寶走得太早,或繞過爬行學走路,在骨骼和大腦發育上也是有差異的。

寶寶的骨骼處于發育中,過早站立讓寶寶下半身承受壓力,對腿部骨骼發育有不良影響,有造成小彎腿的可能性,另外也容易導致寶寶「扁平足」。

除了骨骼發育之外,走得晚的寶寶其實並不笨,他們反而能在爬來爬去的過程中得到好處。

爬來爬去的孩子並不笨,大腦反而更受益

爬行這個動作看上去笨笨的,確屬于全身性運動,考驗寶寶肢體、眼睛與大腦的 協調性,鍛煉寶寶小寶的平衡反應,有利于腦神經系統結構發育和完善。對大腦產生良性刺激後,不僅對身體有好處,還間接提升寶寶語言能力。

爬行能為寶寶積累最初的生活經驗,因為爬行能讓寶寶進行早期主動探索和嘗試。

在爬行過程中,寶寶實際接觸到的環境擴大,對細小物品觀察更仔細,這都充分調動他的大腦進行思考和運轉, 越爬越聰明。

總的來說,寶寶每一次進步不必追求速度快,也別在意外人的評價。想讓自家娃更好地學習走路,更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幾件事。

遵循寶寶發育節奏,家長注意這樣做

寶寶學走路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家長別心急,日常做好這幾件事讓寶寶走得更安全,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1)儘量別讓寶寶用學步車

想讓寶寶在正確的月齡走路,用正確的方式走路,首先要做的是 拋棄學步車。學步車不僅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導致寶寶受傷,也對學走路的過程很不利。

頻繁使用學步車,一方面會讓小月齡寶寶 過早愛上站立的感覺,從而跳過爬行學習走路;另一方面在寶寶學會站立時,學步車又會讓他 產生依賴性,學不會雙腿正確發力,耽誤學走路效率。

2)注意引導寶寶學走路的時間

正常情況下,寶寶在15個月學會走路就不算晚,10個月之前不必強行鍛煉寶寶走路,這樣才是寶寶該有的發育節奏。

到了寶寶該走路的月齡,家長注意別總是把他抱在懷裡或放在嬰兒車上,不時走一走讓腿部得到鍛煉才會進步,

一開始每次鍛煉5~10分鐘,每天 2-3次就好,鍛煉太久會嚇退寶寶。

在鍛煉寶寶走路時,注意選擇飯前或 飯後1小時以上的時間 避免摔倒後 嗆奶嘔吐導致窒息。另外有必要給寶寶後腦部位做好保護,避免寶寶站不穩摔倒時要害部位被磕傷。

3)為寶寶選擇一雙合適的小鞋子

鍛煉寶寶走路時,若在室內可以穿學步鞋或防滑襪;在室外要選擇鞋底相對柔軟、板式簡單的鞋子,且要選擇剛好的尺碼。

尺碼偏大鞋子不跟腳加大寶寶走路難度,鞋子上復雜的裝飾容易把寶寶絆倒,導致寶寶受傷。

糖果媽媽有話說:

每個寶寶都有不一樣的發育節奏,早走和晚走的寶寶都可以很優秀。家長盡可能按照平均的發育規律去引導,別難為寶寶。

你的寶寶在幾個月學會走路?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