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去外婆家還是阿嬤家?聽聽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間清醒」
2022/01/25

隔輩難教隔輩人,一個家庭中,祖輩對孫輩的隔代教育同樣很關鍵。

阿嬤和外婆都格外喜歡孫子輩的孩子,這就是傳說中的 隔輩親,都是竭盡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愛,有的時候甚至超越了對自己孩子的愛。

孩子對于外婆和阿嬤的愛卻是有著很大的差別,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體現,寒假來臨,最能體現差別的,莫過于寒假孩子選擇去哪家過年。

孩子連續3年在外婆家過年,好言相勸也不去阿嬤家

樂樂從小在外婆家長大,對外婆和姥爺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有時候甚至超越了對于爸爸媽媽的愛。隨著樂樂一天天長大, 從來也沒有忘記外婆對自己的好。

就算是爸爸有時候強調樂樂與阿嬤的血緣,樂樂也不為所動,在樂樂心裡,始終是外婆第一位。

放寒假之前,爸爸媽媽就有意問樂樂準備去誰家過年,樂樂不假思索地回答去外婆家。

雖說媽媽心中有些小喜悅,但是也屬實過意不去,因為孩子已經連續3年在自己的娘家過年了。

樂樂的阿嬤特別想孩子,于是勸說樂樂回去,還 買好了玩具、零食和新衣服。但是樂樂說什麼都不同意,他表示: 「外婆以前照顧我很辛苦。我要去照顧她」。

你經歷過相似的情況嗎?每個孩子對外婆和阿嬤的親昵程度不同,未必是不懂事,也不一定是哪方老人做得不好,主要取決于以下這些因素

孩子選擇去誰家過寒假,有著自己的衡量標準

阿嬤和外婆都和寶寶有一樣的血緣關係,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給予同樣的愛,主要是由以下原因所影響。

1)回憶自己從小和誰接觸更多

孩子從小處于懵懂狀態,不懂得人情世故,所知道的只是和誰有更多的接觸,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培養感情。

若是媽媽經常帶寶寶回娘家,孩子自然更喜歡接觸外婆這邊的親戚,與外婆有足夠多的機會 培養感情,若是阿嬤從小就在身邊照顧,也會更加傾心阿嬤。

缺少了足夠多的聯繫,自然就會缺少與一方交流和互動的機會,感情也會生疏不少,不是他不懂事。

2)旁人的觀念灌輸

在中國傳統固有的 根深蒂固觀念中,孩子姓什麼自然和哪邊的關係更親近,孩子是爸爸家族的繼承人,而媽媽只是外婆那邊嫁出去的閨女,所以孰輕孰重自然見分曉。

旁人將這等觀念灌輸給年幼的孩子,讓孩子的心中佔據了這種親疏有別的想法,久而久之忽略了外婆那邊親屬的重要性, 一門心思關愛著的爺爺阿嬤。

同理,從小被灌輸外婆、外婆更親的觀念,孩子就會更喜歡外婆一些,直到自己有較強的判斷能力,才會不受他人影響。

3)哪邊更愛孩子,自然也會得到回報

人心自有一桿秤,誰對孩子更好,孩子自然見分曉,若是一方偏愛另一個同齡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格外沉重的記憶,不會輕易磨滅。

孩子更喜歡一心一意對自己好的長輩,並不喜歡將原本自認為屬于自己的愛分享給他人,自然願意接近毫無保留愛自己的長輩。

如何平衡孩子與兩方老人的關係?

阿嬤和外婆在法律上、道德上都是一樣的親近,寶寶偏愛哪一方,都會讓另一方受傷不已,因此教會寶寶對阿嬤和外婆一視同仁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家長講清道理,兩邊都是一樣的關愛:家長應該灌輸正確的觀念,讓孩子知道兩邊的老人都是一樣地關愛自己,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孩子應該同樣的給予 關愛與回報,差別對待只能讓親人傷心與難過。

阿嬤和外婆不應區別對待:無論是阿嬤還是外婆不應該因為孩子的性別、關係等等來區別對待,這樣會讓孩子留下不美好的記憶,進而懷疑兩邊對自己的愛,公平的愛才會受到孩子 公平的付出。

此外,多帶孩子去兩家串門,多次舉行家庭聚餐:日常聯絡感情的機會和場合不能少,家長應該多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多和兩邊接觸和交流,如此才可以讓兩邊都開心不已。

愛不該被比較,外婆和阿嬤都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

話說回來,將孩子的外婆和阿嬤放在一起比較本就是錯誤的做法,對孩子來說,身邊的每一位家人都很重要。

若家中老人確實都很愛孩子,那麼孩子在假期去誰家,都捨不得另一個人,而不會產生厭煩心理。

如果平時和孩子接觸特別少,只有在寒假、過年時才想讓孩子去,孩子也很難適應。孩子去了外婆家不代表他不愛阿嬤,老人也要注意別故意說對方的壞話干擾孩子的判斷。

如今交通這樣便利,連回男方家和女方家過年都不糾結了,阿嬤和外婆都想和孫輩一起過年,別爭來爭去,大家都聚到一起也是可以的。

糖果媽媽有話說:

在隔輩身邊長大,是孩子在未來人生中珍貴而美好的回憶,不該拿來比較。 愛是一種藝術,需要努力和學習,家長和孩子都需要一點點摸索。

【今日話題】你覺得有必要把阿嬤和外婆放在一起比較嗎?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