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裡兩個寶寶隔「床」相望,全程「嬰語」聊天,氣氛活躍網笑翻:這是商量著出院嗎
2021/08/30

寶寶開始呀呀學語的時候,是很多家長最期待的時候。一歲以前的寶寶語言功能開始準備工作,但是還不具有清楚的表達能力,只會說一些「咿咿呀呀~」「啊啊哦哦~」的「火星文」。

最近就在病房裡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兩個寶寶隔「床」相望,全程「嬰語」聊天,媽媽當場就笑翻了。

相鄰的兩張床上就住了兩個寶寶,一開始的時候兩個寶寶都不舒服,而且相互之間比較陌生,所以都有些放不開。

經過幾天的治療之後,兩個寶寶病情好轉,也都有了精神頭,而且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彼此也熟悉了很多,于是搞笑的一幕就上演了。                                                  

兩個寶寶隔床相望,咿咿呀呀的和對方說著話,其中有個寶寶還不會走路,說著話的功夫竟然顫顫悠悠扶著床上的護欄站了起來。

另一個寶寶看了之後更高興了,拿著手裡的小球揮舞著。

看上去就像是在說:隔壁病床的兄弟,我盯你很久了,今天打針了嗎?

家長看著兩個寶寶聊得熱火朝天的,就感覺有點好笑。網友們也被這兩個寶寶逗樂了,評論區裡也滿是對這兩個寶寶的調侃。

網友熱評:「只有嬰語十級的人才能聽懂,這是在商量著出院嗎?哈哈哈。」、「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患難見真情,一起生病也可以。」、「孩子有孩子的語言世界,這哥倆聊天聊高興了。」

孩子生病後,媽媽先別慌,這幾個細節要牢記,讓孩子少遭罪

1、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

有些家長在帶孩子看病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貪圖方便、省錢,就會帶著孩子去附近的私人診所看病。這樣雖說比較便捷,但是這些小診所醫生的水準卻是良莠不齊,也沒有任何的保證。

如果說碰到一些沒有醫德,並且技術水準也很差的,不僅治不好孩子的病,多花錢,還有可能耽誤孩子的病情,讓孩子處于一個不利的境地。

2、遇到醫生時,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有些家長帶孩子看病的時候,往往會由于對孩子病情的擔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當醫生還沒有問清楚孩子的病情,有的家長就開始火急火燎的催促醫生開藥,要不就嚷嚷著這醫生不行,要換醫生。

或者孩子住院兩三天之後,孩子的病情沒有好轉,家長就會怪責醫生,聲稱要去投訴。家長的這種行為除了會造成醫鬧之外,不會對孩子的病情有任何幫助。

3、面對醫生時,詳細說出孩子的病情

孩子由于年齡小,無法詳細的表達出自己的身體狀況,所以,家長在帶孩子看病的時候,一定要詳細的告訴醫生孩子的身體狀況。

比如說平時孩子的飲食,大小便的狀況,睡眠是否良好,以前有沒有患過什麼病,對哪些藥物有過敏現象等等。這些可以幫助醫生迅速而準確的判斷孩子的病情,幫助孩子進行治療。

準備帶娃出行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了,出門前要做好保暖措施,儘量不要在人群擁擠的地方長久逗留,預防流感,家長只能做好防范,從小事做起,及早預防才能更好避免寶寶生病的問題。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