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時」出現2種反應,家長不要再動手了,不然後果嚴重
2021/12/25

「打罵教育」也一度被許多家長奉為圭臬,認為是教育孩子「良藥」。 實際上,父母對孩子的打罵,其實更像是飲鴆止渴的「特效藥」,表面上看起來解決了問題,其實卻是將矛盾深藏心底,等到這些矛盾爆發的那一刻,大多數父母都會追悔莫及。

特別是孩子在挨打後的這兩種表現,暗示已經出現嚴重後果,家長再生氣也別動手了。

一:頂嘴,甚至還手

我見過有些孩子,小小年紀,面對爸媽的打罵,絲毫不示弱。他不但嘴巴像個機關槍一樣,惡語相向,甚至還會直接動手反擊父母。

看到這樣一個情形,你有沒有覺得,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的一舉一動,只是在複製粘貼父母的言行?

模仿,是孩子天生的學習方式。

面對問題,如果父母的解決方式是打罵,那麼孩子也學會了,當他需要解決一件事時,除了發脾氣,還能動手。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他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可能就是以打罵的方式解決。不管是與陌生人的衝突,還是婚戀、親子關係,甚至是與父母的矛盾,他都只知道用這一種辦法解決。

孩子小一點,父母還可以利用身體優勢管制住。但當他長大一點,到了青春期呢?那時候,或許,父母就已經束手無策了。

二:不說話,但會怒視你

還有一類孩子,挨了打後,只是怒視你,也不說話,任由你打。 你能從孩子眼裡感覺到不滿,甚至還有些恨意。

你以為孩子只是「倔」嗎?

不,他內心或許還在想著如何反擊你。可能是破壞家裡的傢俱,也可能是弄壞你珍愛的物品,還有可能,傷害幼小的弟弟妹妹。

遇到這類孩子,你會很迷糊,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心理學家魯道夫提出,孩子在尋求歸屬感時,會出現4個錯誤目的:尋求過度關注、權利之爭、報復、自暴自棄。

上面那兩種行為,分別對應的就是權利之爭和報復。

孩子不肯讓步、屈服,他在和你「爭鬥」的過程中,爭奪控制權。並且用行動告訴你:「你贏不了我。」

孩子的錯誤觀念是,只有讓自己贏,他才是重要的。每次看到你沮喪的樣子,他會很得意,覺得自己贏得了控制權。

而孩子不吭聲,倔強,事後卻用別的事來惹你生氣。他的錯誤觀念就是: 通過報復或傷害他人,來彌補自己受傷的感情。其實這兩種情況的背後,都是孩子感覺受到了傷害,與父母斷開了親子連接,他需要得到正確的關注和對待方式。

三:該怎麼處理?

為什麼孩子寧願挨打,也不願認錯?這是因為,孩子寧願接受懲罰,也要維護自己的需求。而且,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發展出更強烈的反抗和敵意。

那平時,孩子犯錯或者做出讓人生氣的行為,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控制自己的脾氣

很多時候,我們打孩子,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同樣一件事,如果我們當時脾氣不好,情緒失控,那就容易打罵孩子。而如果當時我們心情特別好,那孩子的錯誤在我們看來,也就沒那麼嚴重了。

所以,我們能察覺到當下的情緒很重要。

時刻記得,我們就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會觀察我們的反應,並且模仿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很好地控制情緒,那麼孩子也能學會控制自己。如果我們特別容易失控,那麼也容易養育出一個失控的孩子。

●其次,有技巧地溝通

孩子如果是因為錯誤目的惹我們生氣,那他其實是在用行為告訴你: 「看見我,看見我的存在,看見我的價值。」

我們這時候,就要把注意力從事情轉移到人身上來。往往只有先處理好了情緒,才能解決一件事情。

①可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你這樣做,是不是因為內心覺得不公平/生氣/厭惡......」

只有先「看見」孩子內心的感受,他才會放下防備,覺得自己被理解、被關注到了。

②但並不代表認同孩子的行為

與孩子共情後,要告訴他你的感受,並且告訴他:「解決事情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可以把心中的不滿說出來,我們一起找到雙方都滿意的方法。或者,你也可以找一個你信賴的人尋求幫助。」

遇到事情,最終目的是找到方法解決,而不是一頓打罵了事。我們可以邀請孩子說出他內心的想法,然後一起找到雙方都滿意的方案。

這些方法,並不是使用一次就能一勞永逸,而是需要我們不斷地教,不斷地嘗試。這樣,才能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幫助他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