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稚園過得好不好?用對溝通方式孩子會主動向你傾吐
2020/12/12

娃們上幼稚園半月有餘了,老母親+姥姥+奶奶那顆惴惴不安的心是不是懸得更厲害了……

從孩子到了幼稚園會不會哭,會不會想媽媽/姥姥/奶奶,轉變成了娃在幼稚園吃得好不好?有沒有交到好朋友?有沒有被欺負……

一顆心操稀碎啊!家裡的娃要是本來就伶牙俐齒,這事兒自然好辦。可如果遇到的是「尬聊王」,這事兒就很難辦了!

別說剛剛上小班的這波兒孩子了,就算是中大班這樣的資深「幼稚園老手」,有的回家也從來不說幼稚園的事情,而且通常男孩子比女孩子更不主動。

當然有些時候也不是孩子不願意說,而是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家長拋出來的問題。

01

來偷聽一下老母親都是怎麼跟娃聊的:

「乖兒子,跟媽媽說說,今天在幼稚園過得怎麼樣?」

「還不錯。」

「今天在幼稚園都學了什麼?」

「沒學什麼。」

「有什麼好玩的嗎?」

「沒有。」

這天就是這麼聊不下去的......

換個角度來感受一下。

比如你老公問你今天在單位怎麼樣,你也多半隻會回答「不錯」「很好」,之後就不知道說什麼了吧?

所以向孩子提問,一定要設置孩子感興趣的關鍵字,問話具體一些,還有可以開聊的話題點。

總之,你的問話讓孩子覺得有意思最重要!

聽了上面那番話,感覺說了=沒說,還是不知道聊什麼?

02 父母想要知道孩子有沒有被欺負,需要從孩子嘴裡套話,其實是有技巧的,以下幾個需要規避的誤區和給到的建議值得一看:

誤區 1:想問就問,不分場合和時機

建議:挑好時機,儘量不在孩子專注玩耍時問

孩子正玩得起勁兒的時候不要突然打斷問問題,孩子鬧情緒的時候也很難正常交流,這些都不是能得到想要答案的最好時機。

可以在跟孩子等車、在社區坐著看風景、睡覺前的閒置時間進行閒聊,這樣孩子心情比較放鬆,也願意去回答問題。

誤區 2:問的問題太寬泛,孩子沒法回答

建議:問小,不問大;問具體,不問抽象

很多父母在問孩子問題時,都有這樣一個誤區: 問得太寬泛。

尤其是我們很多年齡還比較小的孩子,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男孩比女孩的語言能力可能更弱一些,所以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孩子,我們聊天和提問的技巧不同。

總地來說,問問題要具象、要放在特定場景裡問,而不是拋出一個很抽象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描述。

很多父母愛問下面的問題:

通常孩子一臉迷茫地回答: 沒做什麼/乖/聽話……然後,話題就進行不下去了。

孩子的思維能力還無法理解抽象事物。所以,想與孩子對話,要避免問太寬泛的問題。

不妨從具體的小細節問起:

誤區 3:把質問當聊天

建議:問感受,不問結果

有些父母比較嚴厲,或者自己比較忙,他們跟孩子說的話往往是這樣的:

除此就沒別的柔軟些的話可說了。

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有被審問、被懷疑的感覺,長期以往,孩子的心扉很難再向父母敞開。

父母們不如換種問法:

這樣的問話方式更關注孩子個人的感受、喜好,大人是以蹲下來的姿勢進行傾聽的。孩子會覺得:

我是被看見的、被理解的、被愛著的。

03

如果家長想得到孩子真實的回答,可以通過遊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扮演老師,父母扮演孩子和小夥伴。

父母可以故意表現一些不安分的舉動,比如上課時在「教室」走來走去,和小夥伴爭吵等,看看孩子會怎麼處理。

因為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角色扮演又給了孩子一個特定的場景,孩子這個「老師」的做法可以反映出幼稚園老師的一些行為。

獅獅媽有話說:

適聊時間及場所推薦: 放學路上、晚餐桌上、睡前床上

用對溝通方式

孩子會主動向你傾吐

孩子的「不肯說」,真不是因為「天生就不會表達」;而多半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跟孩子聊天是一門技術活,也是家長的一門必修課。掌握技法和策略,你會發現你們之間會找到或者延伸出更多有趣的話題!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