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0歲前,還不懂得8件事,說明父母教育有問題,將來多半要吃虧
2021/08/07

在現在的社會當中,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並不是我們看似這麼簡單。我們就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更要從知識上進行擴展,還要對寶寶在素質上進行提升。

十歲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如果娃還不懂得八件事,說明父母培養不到位,將來容易吃虧。

1)有同理心

如果一個孩子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尊重和理解別人,感受到其他人的辛苦、付出,他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善良、懂得感恩、孝順的人。

相反地,沒有同理心的孩子自私自利,媽媽摔倒了都不知道過去扶一下,更別說體諒父母的辛苦,將來有所回報的,對待同學的時候也同樣冷漠,甚至惡意嘲諷有缺陷的人。

孩子沒有同理心,主要是父母過於溺愛,養成了他們唯我獨尊的性格,又或者是家長也本身沒什麼同理心,從來不會理解子女的感受,一味強迫他們遵守指令。

父母怎麼做?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孩子沒考好,交流想法的時候,可以說:「我知道你考砸了很難過,也在想著如果進步。」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孩子學會如何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情緒,變得更有同理心。

2)願意為家庭付出

孩子與父母一樣,作為家庭的一部分,理應為這個家付出,幫家長分擔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比如日常家務。

能為家庭著想,除了說明孩子懂得感恩外,也能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將來獨立生活的能力。

不願為家庭付出的孩子,可能覺得家務事是父母該做的,或只有在獎勵的基礎下才動手。

父母怎麼做?

可以制訂家務計畫表,每個人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

3)會保護自己身體隱私

我們在看到孩子被傷害的新聞時,都會心痛如今性教育的缺失,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在幼稚園的時候就明白,被衣物遮住的部位,是別人不能看、不能碰的。

這樣女孩受到的傷害更少,男孩也更懂得尊重女孩。

父母怎麼做?

儘早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的教育。

4)明白父母是愛自己的

父母的愛,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擁有家庭安全感的孩子,能更自信、有底氣、活潑開朗,性格缺陷也少,10歲的孩子已經能明白父母對自己具體的態度,有小心事了。

能意識到父母愛自己的他們,一定是生活在一個父母願意表達愛、和諧相處的家庭。

父母怎麼做?

不要吝嗇正面表達感情的語言,多直接用表情、動作、語言表達愛,少說反話。

5)以平常心面對輸贏

有的小朋友在輸了比賽之後能讚美對手,吸收經驗,有的卻心生怨恨,懷疑對方作弊,甚至為了下次能贏,用一些不法手段。前者當然會越來越優秀,後者則很容易迷失自我。

父母怎麼做?

父母如果能以平常心面對孩子的輸贏,讓他們自己和自己比,每次失敗之後都幫孩子分析問題,吸取他人的經驗,並且不將娃與其他孩子作比較,也能讓他們擁有正常心態。

6)願意幫助弱小

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幫助其他人,在取得進步之後,也不忘幫成績差的同學學習,他將來很容易成為道德高尚、有領導能力、有追隨者的人。

父母怎麼做?

父母平時力所能及地幫助一下他人,能讓受到感染,變得善良。

7)對陌生人有防備之心

孩子善良、樂於助人是好事,但也不能太天真了,很容易被欺騙。

父母怎麼做?

需要告訴孩子,他們可以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但是面對強大的成年人的求助,要有所防備,最好能拒絕,否則會掉入陷阱。

8)不沉迷網路、追星

現在沉迷追星的孩子,三觀很容易被帶歪,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和其他人相處。

父母怎麼做?

平時多陪伴孩子,充實他們的現實生活。

孩子性格好不好,父母有很大責任,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對子女負責,給予他們關愛、陪伴、教育。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教書的是老師,但是育人的一定是父母,父母在生活中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遠遠比老師在課堂上45分鐘的苦口婆心管用。所以,家長一定要肩負起育人的責任,在孩子10歲前,家長看看孩子是否懂得上述8件事,否則後悔莫及!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