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後,孩子患上「假期綜合征」不想上學,家長要從這3方面來調整
2022/02/12

孩子在節假日後返校難,父母強迫的方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關鍵是通過合理引導,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平衡好假期玩耍與學習的關係。

01、長假「假期綜合征」影響開學

尤其是寒假、暑假這樣的長假,很多孩子會有「假期綜合征」。假期中飲食、作息無規律,玩電子產品無節制,開學後沒有狀態不想上學

處在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與往年不同,這個寒假少了趕場似的各種興趣班、學習班。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自由自在玩耍,放飛自我,家長也會有充足的時間陪伴。

一段放鬆開心的假期後,很多成年人都難免出現不想上班的念頭。成年人口中說著「不想假期結束,不想去工作」,到了該上班的日子,照樣會出現在工作場地。即使一兩個工作日內,精神狀態不佳,工作效率差,但總歸會主動按時到崗。

只是孩子的自控力與成人比差了些,所以年齡小一些的孩子會將不想上學的想法「誠實」地表現出來,哭鬧抵觸。成人不想上班並不是害怕工作或者想放棄,只是放鬆狀態時間長了,心理的惰性或者生活沒有立刻切換過來。

02、3方面調整,預防假期後孩子抵觸上學

孩子也有同樣的心理,假期後抵觸上學,並非真不想上學,只是一時還沒有從閒散的狀態調整過來。所以父母理解孩子的這種情緒,做好調整就能讓他高高興興背起書包進校門。

1、調整作息

放假了不用每天早上趕時間上學,所以很多孩子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晚上也不再按時入睡。如果整個假期一直是這個狀態,作息無規律,開學後難免出現身體疲勞,精神不振

保持假期作息規律,尤其是臨開學一段時間,及時將入睡起床時間切換成上學的模式,讓孩子早適應

2、調整飲食

假期有充足的時間在家吃想吃的零食,如果不合理控制,到了正常吃飯時間孩子會不好好吃飯。尤其是寒假難免走親訪友,或者聚會,容易暴飲暴食,使腸胃功能負擔過重,還容易引起肥胖。開學後回歸正常狀態,孩子在身體方面一時難以調整過來。

控制零食和飲料,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一日三餐按時定量吃。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別讓孩子的身體在假期掉隊。

3、調整狀態

經常長時間的鬆散生活,孩子的心思大部分用在每天如何玩耍,重新拉回到學習狀態需要時間,難免出現厭學、抵觸上學的情緒。或者身心疲憊、精力不集中、甚至記憶力下降等情況,這些都將對假期後的學習帶來不利

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做好計畫表,每天勞逸結合,從開始就養成習慣,開學也能儘快收心。臨開學前一周,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學習用的物品,通過這樣的準備讓他把狀態調整到學習上,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孩子開學表示不想去上學,父母也應該合理引導,直接指責比如「不上學怎麼行,大人每天上班都沒說累」,或者完全忽視不理「別磨蹭了快走吧」,都不能解決他內心的問題。

應該理解孩子這種情緒,不指責、不抱怨,了解清楚是什麼原因而抵觸。是因為狀態沒調整過來,還是對父母依賴,或者是身體不舒服等原因,進一步引導

結語:

學習是青少年兒童主要的任務,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會明白,也許很多孩子並不清楚為什麼學,但他們知道到了上學的時候必須去學校。即便因為假期後不適應,孩子出現抵觸情緒,也要了解清楚原因,任何一件事都一樣,最怕的就是忽視孩子內心。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