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些表現就是孩子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可家長只當是高情商,太悲哀
2021/09/24

說起孩子的情商,是現在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的,因為孩子情商的高低,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孩子有些表現,並不是高情商的表現,只是出于缺愛的原因,才會讓家長誤以為是高情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一個朋友前些日子在朋友圈裡炫娃,她是這樣寫的:「女兒五歲半,居然有這麼懂事。姥姥沒有時間帶她,她跟著媽媽去工作,媽媽談事情兩個半小時, 寶寶乖乖等待,沒有給媽媽添一點麻煩

中午吃飯有點晚,一點多了,小朋友吃了一碗半米飯,那真是餓壞了,可是 我的寶貝一直沒有喊一聲「餓」。我高情商的女兒,媽媽給你點贊。」

我看完這個朋友圈,也沒有給她點贊,這有什麼可贊的,媽媽以為孩子是高情商,可是 我卻覺得這個孩子就是因為缺愛才會這麼懂事。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對她們的家庭太瞭解了。

我的這個朋友是一個單親媽媽,女兒從小是姥姥帶大的。姥姥除了帶女兒家的孩子,還帶自己的孫子。孫子已經11歲了,可是,平時姥姥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先給他,因為怕兒媳婦會不高興。

小姑娘為了讓姥姥高興,讓舅媽高興,她 學會了洗衣服、洗碗等家務,學東西也很認真,從來不讓大人操心。孩子每天盼望和媽媽在一起,怕媽媽會不要她,只要跟媽媽在一起,餓了、渴了,她都不敢說,怕給媽媽添麻煩。

大部分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以自我為中心,孩子不是情商低,而是非常正常的發育成長

一、年齡小的孩子容易衝動,是因為大腦發育的原因。

我們看到有許多孩子,他們餓了、渴了,如果沒有吃的和喝的就會哭、會鬧、會發脾氣。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有科學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一個先後順序的, 兒童的情緒大腦會優先于理智大腦發育

負責控制情緒的大腦額葉,要等到孩子24歲以後才能發育完全。也就是說,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因為他們大腦發育的生理現象決定的。

二、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是心理成長的正常表現。

孩子從出生開始,餓了、尿了、不舒服了,就會用哭鬧來告訴大人,快來管我吧。你見過有幾個月大的孩子,因為怕打擾媽媽睡覺,晚上餓了不哭的嗎?沒有吧。所以, 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就是從以自我為中心開始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經典的「三山實驗」,他讓看三座假山的模型,然後讓孩子找出從另一面會看到的景象是什麼樣的?結果是孩子根本做不到。

也就是說,孩子沒有實際看到的、體會到的事情,孩子不會換位思考別人看到的和體會到的是什麼樣的。科學證明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在孩子6歲以前。

年齡小,孩子情商卻表現得很高,不過是因為孩子在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無奈的選擇。

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也許就是孩子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爸爸媽媽就要改一改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了。

①孩子有著不符合年齡的乖巧懂事。

孩子的年齡和心智是應該成正比發展的,如果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會怕耽誤爸爸媽媽工作而忍著餓不說,那他一定是在害怕什麼。

和自己最親的爸爸媽媽,也不敢把最真實的感受說出來,孩子不符合年齡的乖巧懂事,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②孩子有討好別人的行為傾向。

有一種孩子,是爸爸媽媽嘴裡的好孩子。對于爸爸媽媽或者兄弟姐妹的要求,就算自己做不到也不會拒絕,也會努力去完成。 孩子為了討大人開心,寧願委屈自己

與人為善是好的,但是不能太過,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將來生活不幸福的幾率也會比較大。

③孩子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

有的孩子從小就很沒有主見,穿別人認為好看的衣服,吃別人說好吃的食物,做別人認為對的事情。孩子總是過分在乎其他人的想法, 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很容易成為別人眼裡的老好人,被人欺負。

家長應該多多觀察自己孩子的行為舉止,看一看自家孩子的行為,究竟是高情商,還只是因為缺愛表現出來的。

如果是因為後者,那麼家長們的行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