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兩三歲的孩子頑固執拗,掌握「3個方法」不打不罵輕鬆應對
2021/11/04

李玫瑾教授: 兩三歲的孩子頑固執拗,不聽話,經常發脾氣,是孩子成長發育的正常表現。家長不能跟孩子反著來,這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是違背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的。

育兒領域當中有兩個重要概念,就是 「可怕的兩歲,麻煩的三歲。」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不聽話,跟大人對著幹,做錯什麼事情家長說也白說,沒有任何的改進。但實際上,這是孩子有主見,有思想,不人云亦云的表現。

在兩三歲的階段,孩子的心理和能力發展到了新的階段,他們會認識到自我的存在,認為自己就是中心,周圍的人要圍繞自己展開。

作為家長,在孩子進入這一階段後,會有很多不適應,因為畢竟在兩歲以前,孩子在生活當中都是依附于家長,對于家長的要求大部分也是順從。

家長的不適應會直接回饋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不聽話,家長就會大聲吼叫。

這種育兒方法對孩子來說 消極影響很大。孩子沒有安全感,並且在無形當中學會家長管理孩子的方式,很有可能影響他以後的思維和世界觀。

面對兩三歲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接受孩子的這種狀態

孩子任性哭鬧不聽話的時候,家長 不應該用激烈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而是 應該接納他們一切壞情緒。

李玫瑾教授給大家的建議是: 家長抱著孩子什麼都不要說,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不管他們有什麼樣的壞情緒,這種愛始終是存在的。等到孩子激動的情緒過後,家長在可以試圖用語言安撫孩子。

第二,教會孩子認識情緒

孩子的情緒多種多樣,有時候他們並不能分清自己是生氣,還是委屈,或者失望。孩子不認識自己的情緒,就不能表達自己發怒的原因。

教孩子認識情緒一個很簡單的方法, 就是可以找來各種情緒的臉部圖片。給孩子像講故事一樣告訴孩子這是哪一種情緒的表現方式,產生這種情緒的背後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三,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學會管理自己情緒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因為如果大人直白的跟孩子講道理會很無力,如果讓繪本當中鮮明生動的故事,形象的卡通主人公去解釋這些道理就會變得有趣,孩子在體會主人翁感情的同時,也能夠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的長大的過程當中,哭聲可能數不勝數,但孩子很聰明,在與父母相處時,他們總是不斷 總結自己的「戰鬥經驗」。

當他們發現某種方法能讓成年人就范時,就會反復使用。因此, 當孩子因無法滿足無理要求而哭鬧時,家長千萬不要打罵發脾氣,掌握好方法輕鬆應對。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