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吼叫VS做選擇」的孩子,20年後「4個差距」太明顯,家長需反思
2021/09/16

小孩子心性未定,比較調皮,再加上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犯錯。而生活中,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錯,就開始大聲吼他,甚至還說一些難聽的話。

家長把吼孩子當成一件教育孩子過程中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被吼的孩子卻不認為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從小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後往往也會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

從小被吼叫和做選擇的孩子,不用20年,4個方面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1、自信心方面的差距

父母吼叫,孩子主要是用父母的權威去強迫孩子聽話乖巧。這樣的孩子沒有辦法自己做主,只能唯唯諾諾地在父母的吼叫聲中做事沒有自信心。

從小得到選擇的孩子能夠更自信的去根據自己的選擇來行事。因為自己選擇的路會讓孩子能夠更大膽的去走,孩子以後也會更自信。

2、執行能力方面

一件事情如果是別人強迫你做的,跟你自己樂意去做的,得出來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母經常吼叫孩子,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指導去做事情,會讓孩子沒有創新能力,甚至是離開父母之後,孩子壓根就不知道怎麼辦。而且經常被吼叫的孩子,內心其實貼上了一個標籤,我是不行的,我是很差的,做什麼事情畏手畏腳的很難做得好。

從小不被吼叫,而是得到選擇的孩子更容易在這種民主的氛圍下發揮自己的能力,更好的鍛煉自己的能力,執行能力會更強。畢竟能力是需要從小鍛煉的。

3、情商大不一樣

經常吼叫孩子的父母自身的情商也不高,對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也會很弱,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不斷地模仿父母的處事能力。

父母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對孩子吼叫,也會讓孩子學會父母的這種處事方式。

長大之後也容易情緒失控對別人吼叫,成為一個不受別人歡迎的,情商非常低的人。

而從小很少被吼叫,而是得到選擇的孩子,遇到任何事情不是先發脾氣,而是能夠更清晰地更理智的去分析事情,不讓情緒影響自己,能夠更好的把事情處理好。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理智,失控的情緒對我們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4、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

當孩子碰到挫折哭泣的時候,脾氣暴躁的父母就會吼孩子:哭什麼哭!只會一味的讓孩子不要哭,卻沒有教孩子怎麼去面對這些挫折,孩子自己也不能應對挫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學會退縮,儘量的去避免受挫。

這樣的孩子很難有什麼出息和成就。當孩子面對挫折哭泣的時候父母給孩子選擇:你是一直在這裡哭,還是停止哭泣告訴媽媽發生什麼事情,媽媽幫你解決。

讓孩子知道哭沒有用,不哭還能尋求幫助,就會讓孩子知道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只會哭,而是去尋求幫助,當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去尋找其它的幫助,努力攻破這個困難和挫折。

讓一個孩子健康的成長,長大成人,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雖然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是也要對孩子負責任,盡可能多去理解孩子們的行為,多體諒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茁壯成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