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要怎麼辦?前段時間沖上熱搜的話題#孩子挨打應該打回去嗎#,評論區家長一致認為應該打回去......
可如果打回去,打得贏第一次,但能保證孩子次次都打贏嗎?能保證別的孩子不會報復嗎?
如果打不贏,就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嚴重的說,還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談論的遠一點,孩子長大後進入社會,也要用武力解決問題嗎?
所以從孩子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科大大不提倡武力解決問題。
既然不能武力對抗,那孩子被欺負後,家長要如何做?又要如何教孩子面對呢?
當孩子遭到欺負後,其實最忌諱爸爸媽媽和孩子說:
「小朋友打打鬧鬧沒多大的事兒」
「你自己就沒錯?先看看你自己錯在哪兒」
這些話會讓小朋友感到情感被忽視,感到更加委屈。
經常這麼做,還會讓他們有「可能是我不夠好,所以他們才欺負我」的想法。
讓孩子過度的自我反思,會嚴重地影響小朋友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
另一方面,在霸淩面前一味讓孩子忍讓,還容易遭到更多的欺淩。
那家長怎樣處理才合理:
1. 支持孩子
告訴孩子,這不是他的錯,很欣慰孩子告訴你問題,而不是試圖獨自面對這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2. 開導孩子
被欺負後,絕望、無望和無助這些情緒會導致孩產生抑鬱情緒,這種抑鬱會逐漸累積並變得難以承受。
我們一定要要開導孩子,安撫孩子情緒
。
並且告訴孩子,你會和他一起解決這個問題,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談論他的感受。
或者引導孩子和你討論,是不是覺得覺得無法阻止事情發生,覺得很沮喪,覺得自己比那些惡霸弱小,會很傷心。
也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小時候遇到欺淩是怎麼面對的,給孩子虛構故事,引導孩子。
還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不要讓孩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這件事情上!
3、借機引導孩子,明辨霸淩界限
雖然孩子被欺負,絕大多數家長都會焦慮,但恃強淩弱會也會讓孩子有了清晰的界限,孩子們可以學習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明白是非,防止他們成為霸淩者。那孩子要如何正確去面對霸淩呢?
大多數孩子都是普通孩子,水準相當,被欺負挨揍後,特別是女孩子,「智取」的可行性更強。
孩子要學會:
區分什麼是正常衝突,什麼是霸淩
孩子首先要學會如何判斷這個行為是有意還是無意的?
是偶然還是經常的?
有沒有專門針對某個人或者某些人?
過後欺負別人的小朋友有沒有感到抱歉?
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欺淩事件可能會發生在上下學的路上、學校裡和網路社交上。
不去那些惡霸喜歡去的地方,例如那些不會被老師經過的地方,不適合小朋友的社交平臺。
如果可以的話,儘量與朋友結伴同行。
用自己的聲音保護自己
告訴孩子,大多數故意傷害別人的小朋友,都不想被老師抓到。
你可以大聲喊叫和大聲說話引起別人注意,這樣想要欺負你的小朋友會被嚇跑。
如果孩子遇到霸淩小朋友想要發生肢體接觸,在事情沒發生前就大聲說話引起注意!
拒絕霸淩
最好的自衛戰術叫做「目標拒絕」,意思是「不要在那裡」。
離開不安全的環境往往是擺脫困境最明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家長可以教孩子遇見這種情況時冷靜、自信地走開,而不是逃或者躲起來!
這樣會讓想要欺負你的孩子更加得寸進尺!
在小朋友(即將)打人時馬上告訴老師
被欺負的孩子需要能夠清楚、冷靜和堅持地告訴老師、父母和其他負責的成年人此刻正在發生什麼。
並且尋求他們的幫助!
同時要告訴孩子,這個時候告訴老師,不是打小報告,是勇敢的表現。
教孩子還擊
孩子在即將受到傷害時,不能離開或得到幫助時,孩子只能用還擊保護自己。
所以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娃如何防止和避免傷害。
比如說:欺淩和更危險的情況可以使用不同的自我防禦技巧,例如,踢某人的小腿,掐某人的腿或上臂。
這樣欺淩的孩子會移動,孩子就可以跑到安全的地方。
這些技能也會讓孩子變得自信,避免被選為受害者。當然,我們要在保護孩子不被霸淩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反擊尺度,預防孩子成為新的霸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