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世界很重要:父母如何解釋世界,孩子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世界
2021/04/12

這是個時刻變化,色彩紛呈的精彩世界,在有的孩子眼裡,世界是豐富多彩,變化無常的,這樣的孩子往往更有好奇心,更富有想象力;而有的孩子則被父母的「偏見」限制了思維,在他們眼裡,世界更像是一道數學題,有著嚴苛的標準答案。

上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畫楊桃》,記得文章的開頭是這樣說的: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 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看到什麼是什麼」,是我們大部分人從小就被父母教導的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在進行公共議論時,我們也時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然而,在《畫楊桃》裡,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並得到了老師的合理化解讀: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畫什麼。

要有同理心,要對自己有信心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是把五角星當成楊桃這種基本常識錯誤絕對是不可取的;

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也是形而上的一種主觀錯誤,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真實的世界遠比我們看到的複雜。

那麼,我們該如何教孩子去認識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呢?

瞭解了科學界「大牛」(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理查·費曼的童年故事後,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費曼有多牛呢?

費曼在他的自傳書《你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中寫到很多在自己小的時候發生在他和父親身上的趣事,比如帶他觀察枯死的樹樁、小昆蟲和菌類,讓他看森林裡植物和動物生長狀態等等。

正是父親的這種特立獨行,讓費曼學會了如何正確地認知這個世界。

讓孩子在玩耍中認識世界

在費曼的自傳中,他對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格外記憶深刻。

費曼的父親總是希望在遊戲中讓他認識事物的規律,所以在來回推倒完瓷片3,4次之後,費曼的父親就換了一種花樣:兩白一藍,兩白一藍.....

費曼的母親覺得太過麻煩,並說:「你讓小傢伙隨便玩不就好了嗎?」費曼的父親說道: 這不行,我正在教他什麼是序列,並告訴他這是多麼的有趣呢,這是數學的第一步。

玩,才是天地間的學問。

不是拿著課本照本宣科,也不是強行灌輸,而是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去感知世界的奇妙。

同樣的瓷磚,在有些人的眼中,僅僅就是幾塊水泥堆起來的磚而已,而在費曼的父親眼中,卻是孩子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讓孩子在閱讀中瞭解世界

除了遊戲,費曼的父親還會帶他去博物館,看各種百科書籍。

有一次,費曼的父親讓他坐在膝蓋上,給他念《大英百科全書》裡面的章節,在念到‘恐龍的身高有25英尺,頭有6英尺寬’的時候,費曼的父親停了下來,並對費曼說:

將百科書上的一個概念變成可以觸摸,有實際意義的東西,這是多麼富有想象力的解釋啊,費曼在書中毫不掩飾的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心情—興奮極了,而且一點都不害怕恐龍會把頭從窗戶外面紮進頭來,反倒是在思考這麼龐大的動物居然因為無人知曉的原因而滅絕了。

就這樣,在費曼的整個成長生涯中, 他都用父親教的這種「翻譯」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實際意義到底是什麼。

這對他後來從事物理研究奠定了 良好的科學素養。

在當下流行的繪本閱讀育兒潮中,發現有些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書時,不是照著字讀,就是指著畫面編,很少會聯繫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進行解釋,所以很多孩子讀了書後還是一問三不知,問啥都蒙圈。

比起讓孩子看多少多少的書,

父母更應該做的是教孩子如何解釋書中的知識,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更好認識這個世界。

讓孩子在提問中看到世界

費曼小時候常常跟著父親去山上散步。

其他的父母會教孩子很多鳥的名字,這是什麼鳥,那是什麼鳥,但費曼的爸爸卻說:

所以費曼的父親指點他觀察為什麼那些鳥兒總是啄自己的羽毛,費曼說是因為在飛行途中把羽毛弄亂了需要整理一下。

費曼的父親聽完後繼續問道:

費曼想不出來,他的父親就教他仔細觀察,最後終於找到了原因:因為羽毛上有蝨子在作怪。

費曼的父親用這種 可愛,有趣的提問讓費曼從小就明白了‘知道’和真的‘懂得’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讓孩子在觀察中探索世界

費曼的父親非常注重培養他 觀察和思考習慣。

一天,費曼在玩馬車玩具,在馬車的車鬥裡有一個小球,他拉動馬車的時候,注意到了小球的往後走的運動方式。

費曼找到父親

「這,誰都不知道。」

費曼的父親說道:

在向費曼認真的解釋了什麼是慣性後,費曼的父親繼續說道:

費曼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車上,從邊上觀察。

果然,車往前拉的時候,球相對於地面確實是向前挪了一點。

費曼的父親 一直用許多的實例來告訴他一些深奧的知識,沒有任何的壓力,只有興趣盎然的討論。

這些看待事物的方法,角度和論證方式,讓費曼對所有的科學領域異常著迷,並帶著這樣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孜孜不倦的探索著物理學的奧秘。

父母如何解釋世界,孩子就擁有什麼樣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費曼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他樂於和朋友們娛樂消遣,喜歡打鼓,喜歡搞惡作劇...... 他的朋友稱他是一個誠實獨立、勇於質疑、探索真理、自由而且有趣的人。

1986年費曼被推選參加調查「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的原因時,他簡潔直接地揭露官僚階層的無知,當時費曼做了著名的O型環演示實驗,用一杯冰水和一隻橡皮環,在國會向公眾揭示了挑戰者失事的根本原因——低溫下橡膠失去彈性。

也許,到了這裡,你會有個疑問,費曼的父親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養出了這麼優秀的孩子。

其實,費曼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制服銷售員。

他和他同時代的許多普通父母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而費曼的父親之所以成功的教育出了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在引導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恰恰是多提供了一些不一樣的角度而已。

這些不一樣的角度到底是什麼呢?

我也無法說清楚,大概就是一種 解釋世界的能力吧。

正如有句話說的: 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你的孩子就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