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朋友這件事,父母別再犯錯了,鼓勵孩子多交友反而會害了孩子
2021/04/02

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過於內向、害羞,將來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於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們就經常帶著孩子下樓,在公園或者遊樂場,要求孩子去和別的同齡人甚至年紀大很多的孩子一起玩。

如果孩子表現出來怯懦、害羞,家長會忍不住責備孩子;

如果孩子的表現很好,那麼家長會欣慰地誇獎:「我們家寶寶長大了,知道如何交朋友了。」

只是,這樣真的有利於孩子交友嗎?

並不是。

其實家長逼迫著孩子去交友,不過是在緩解自己的焦慮感,擔心孩子長大後會有「社交恐懼症」。

盲目鼓勵孩子多交朋友,這種行為不可取!

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而孩子喜歡自己一個人玩,也不代表他覺得很孤獨。

難道,性格內向的孩子,就等於未來沒有朋友?

事實是,不少內向的人,也許朋友不多,但是品質很「精」,是值得深交一輩子的鐵哥們。

家長應該瞭解什麼是「社交啟蒙」

對於2-3歲、幼稚園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朋友」。

因為,此時的孩子,正處在「平行遊戲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各玩各的,彼此之間只要不爭搶,就能互不影響。孩子們之間相互模仿,但是,幾乎沒有什麼合作。

因此,他們口中的「好朋友」,不過是在一起的玩伴罷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其次,家長要知道:「催」孩子去社交,有哪些危害

第一,家長要求孩子去交友,會打斷孩子的專注力,可能孩子正在低頭專心的玩著玩具,家長就要求孩子此刻必須去「交朋友」。

第二,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他有自己內心的想法,被催著去和別人玩,孩子也會不知所措、不明所以,長此以往,內心的秩序感,會被破壞。

最後,過早的「同伴導向」,只會減弱「父母導向」

「同伴導向」,就是孩子受到同伴的影響。而「父母導向」自然就是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

對於孩子而言,在幼兒時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期間沒有建立好親密的親子關係,在未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會變得很疏遠,難以親近。

如果在這個本該和父母親近的時間,家長卻催著孩子去交友,孩子在進入自己「朋友圈」之後,為了融合這個圈子,於是他們便會去模仿這個圈子朋友的行為。

而年紀小的孩子是沒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的,他可能看到其他孩子大吼大叫、亂扔垃圾、亂吐口水,出於好玩和好奇,他也會去學習。這樣就會受到同伴的負面影響。

想要去消除這份負面影響,最好的辦法便是「父母導向」,讓家長給到孩子正面的榜樣、引導作用。

 孩子社交家長別再陷入誤區,家長只要做好三點,就夠了

1、「親子關係」是育兒的基礎

孩子在幼年時期和父母的關係,就是孩子成人後和社會的關係。

因此,想要孩子未來真的能擁有一個好的社交能力,那麼不如先建立好親密的親子關係。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互動的模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應急的能力。

2、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社交規律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社交規律,我們作為家長,沒必要逼迫孩子去交友。

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家長還需要擔心,孩子以後不會發光發熱嗎?

3、物質交換朋友,不值得鼓勵

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這時候不少家長都會說:「你不給他玩,他就不和你玩了,你是不是就少了一個好朋友?」

這樣說,等同于在告訴孩子:你要交朋友,需要用玩具來換。

這是一種討好行為,用物質去交換一段關係,這樣的關係何談穩定和持久?

孩子的社交並不需要家長過多的參與,過早逼迫孩子去交朋友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很多不利影響,尊重每個孩子的生長規律,相信他們的能力,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