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鼓勵女兒發脾氣:孩子鬧情緒時,父母的「第1句話」很重要,影響他的一生
2021/08/17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脾氣,所以孩子也可能有脾氣,這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可能有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家孩子常常會發脾氣,那麼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是怎麼應對的呢?

孩子發脾氣,其實是在求助《情緒智慧》一書中寫到:「孩子情緒表現最強烈的時候,也正是情緒管理訓練的最佳時機。」心理學家也表示,孩子發脾氣時,其實是在求助。

媽媽的第一句話真的很重要

1、傾聽需求,接納孩子的情緒

首先要明白,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他一定脾氣差、或很任性。孩子發脾氣是在向你發出求助信號,作為媽媽,我們應該「允許憤怒的發生」,而不是試圖強行壓制。

可以先對孩子說——「感到生氣沒關係」「可以哭一會兒」;而不是上來就說——「你不應該生氣」。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蔡少芬講到過自己小女兒發脾氣的一件小事,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蔡少芬只顧著和大女兒說話。

卻沒注意到小女兒一直在喊媽媽。小女兒生氣了,開始發脾氣、大哭,蔡少芬趕緊在旁邊一直道歉,撫摸著小女兒的後背,對她說:「我知道你不開心了,你哭吧。」小女兒哭了一會,她又問女兒:「你舒服了沒有?」小女兒回答:「我舒服了。」

蔡少芬沒有強行壓制女兒發脾氣,而是鼓勵她把委屈的負面情緒發洩出來,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被「看見」,耐心傾聽孩子的需求,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2、適當示弱,與孩子共情

事實證明,孩子發脾氣時,給他講道理基本是沒有用的,反而適得其反,甚至讓孩子更容易發火,為了能說服孩子,我們要學會共情,在孩子面前適當「示弱」。

讓孩子覺得「原來不是我一個人這樣」。有一天,我著急出門,兒子卻磨磨蹭蹭,我趕緊拉著他出門,進了電梯才發現他上衣穿反了,讓他趕緊換過來。

沒想到他不但不換, 還嫌我當著那麼多人面提醒他,讓他很沒面子。

我給他道了歉,沒想到他還是不高興,還發起脾氣來。

我只好壓住心中的怒火,打起了「示弱牌」。

我告訴他:「在你這個年齡,把衣服穿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小時候也經常這樣。有一次衣服穿反了,甚至穿到了學校,同學們都笑話我,特別糗。」

正在生氣的兒子忽然噗嗤笑了:「原來你比我還笨啊!」接下來,我並沒有說什麼安慰的話,孩子自己就放鬆起來,趕緊把衣服換過來了。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最忌諱的就是高高在上的指責。把自己當成孩子,才能體會孩子發脾氣時內心到底在想什麼;當孩子發現,父母並不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時,才願意「合作 」,情緒自然就會好起來。

3、引導疏通,不「人前教子」

接納,不是放任孩子哭鬧、暴力發洩。是如何教孩子合理排解負面情緒,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問題。如果孩子在公開場合發脾氣,這時候最好把孩子帶離現場。比如帶到人少的角落或者車裡,來疏通孩子的情緒問題。而不是當著眾人面大聲呵斥。

孩子發脾氣時,「人前教子」,他不僅聽不進去,還會變得更加暴躁。江蘇鹽城有個12歲的男孩,不小心弄壞了飯店裡的物品。媽媽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始打罵孩子。

沒想到,男孩被激怒了,不但不認錯,反而動起手打媽媽。周圍的人趕緊上前制止,這場風波才平息。圍觀群眾忍不住提醒媽媽:「這孩子脾氣太大,要好好管教。」

的確,孩子發脾氣,有時候是挺讓大人惱火。可以先等一等,接納他的情緒。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後,再和他一起找原因、找方法。

蔡康永曾經說過:「情商高並非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孩子發脾氣,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允許他們捍衛自己內心的感受。要知道——孩子任何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孩子發脾氣時,請先抱抱他。

媽媽的愛與耐心,才是孩子在攻克「壞脾氣」的路上,最大的底氣。

我們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所以我們不要恐嚇孩子,也不要告訴孩子什麼反話,我們只要告訴孩子我們的想法,並且多和孩子溝通,我相信孩子會理解父母,我也相信,我們父母可以很好的處理好這件事情。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