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跟你說“我怕”時,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2020/12/10

《媽媽是超人》節目中,賈靜雯女兒咘咘害怕掃地機器人,每當它靠近時,咘咘都快速跑到沙發上,並叫著要媽媽抱。

賈靜雯說,咘咘害怕這個掃地機器人,是因為它自己動來動去,可能會創造出來一些恐懼的東西。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曾說: “沒有任何養育方法可以讓孩子完全體驗不到焦慮。人類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傷害和危險。許多恐懼都無法避免,而且,也無須避免。”

也就是說, 害怕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人類遺傳進化的結果。

01

當你的孩子對你說“媽媽,我不敢,媽媽我害怕”,作為家長你會怎樣應對呢?

可能許多家長會這樣對孩子說“這有什麼可怕的呢?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做膽小鬼,愛哭的孩子沒出息”

前不久騰訊新聞爆出一則新聞:小男孩抽血被嚇哭,萌化連篇假裝堅強。

小男孩一邊哭著一邊對護士說:我在幼稚園抽過,一點兒也不哭。並說我是班長,我要勇敢。

看到這後網友覺得小男孩特別的懂事,懂得自己給自己打氣。不像其他的熊孩子那樣,會因為害怕哭個沒玩沒了。

可孩子因為害怕哭鬧有錯嗎?總是會給那些因為害怕哭鬧的孩子貼上“熊孩子”“沒出息”的標籤。

否定孩子的真實感受、嘲笑孩子,令本來就害怕的孩子更無助,或許會認為害怕對於孩子來說只是一件小事,慢慢的孩子就不再害怕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在孩子那兒害怕的程度可能遠超你所想,如果孩子不被允許表達他的感受,由感受產生的情緒,能量就會被壓抑下來。

02

當孩子跟你說“我怕”時,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很多人幾乎脫口而出:“別怕,這有什麼好怕的。”我曾經也以為,這絕對是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前幾天,路過社區遊樂場,看到一個大約兩三歲的小男孩站在滑梯上,戰戰兢兢,死活不肯滑下來。

孩子的奶奶站在下面,一個勁兒地鼓勵孩子:“這麼矮,根本就不用害怕。”

說著,她試圖拉著孩子往下拽。

小男孩一邊奮力掙扎著,一邊嚎啕大哭起來:“我怕!我不要……”

“你是個男孩子,這麼膽小,滑個滑梯都不敢!真丟人!” 老奶奶氣哄哄地一把拽過小孫子。

對孩子來說,“害怕”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它和開心、悲傷,是一樣的。

法國思想家霍爾巴赫曾說:人越是無知或缺乏經驗,便越能感受驚恐、孤寂、森林的幽暗、夜的靜寂和黑暗、風的呼號、突然的和混亂的音響,對於不習慣這些事物的一切人來說,都是恐怖的物件。

對於未曾經歷過的孩子來說,一切突然出現或是讓他聯想到不好事物的,都會讓他害怕。

當孩子說“我害怕”的時候,他最需要的其實是我們的感同身受。

而不是一句“別怕”的安慰鼓勵,更不是“怎麼這麼膽小”的批評指責。

03

當孩子說“我怕”時,你要怎麼做?

有時候小孩子害怕的東西,在我們大人看來是很正常的東西,但他就是害怕了,就是沒有辦法接受。

所以,面對孩子的“我害怕”,我們應該怎麼做?

1、接納孩子的害怕情緒

害怕就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不止孩子有,我們成人也會有,就像我,到現在還是很怕蜘蛛。

我們一定要接受孩子的這種情緒,不能用我們的認知去認為孩子不應該有害怕的情緒,或者直接忽視。

當他說出害怕的時候,說明他在尋求幫助,希望得到你的幫助,所以,我們接到求助信號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起來,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告訴你他的感受。

當然,我們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你最怕的東西,讓孩子感受到這種害怕的情緒很正常,並不是丟人的事情,用平常心去面對它就可以了。

2、幫助孩子用適當的方法面對恐懼

美國兒科專家威廉·科爾曼曾指出: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直面讓他害怕的事物,並且客觀的進行處理。

“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所以,戰勝恐懼的有效方法就是直面恐懼,這在心理學中也被稱為“脫敏療法”。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陪孩子慢慢去適應,採取適當的方法去幫助孩子。

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2》裡,有一期讓媽媽們帶別人家的孩子,接受不同的挑戰。

葉一茜帶著何潔的兒子七寶去嘗試攀岩,七寶的第一反應就是怕高,並且往後躲。

葉一茜用鼓勵的語氣說:“我們先試一下好不好?你要相信阿姨。”

當七寶到達第一個高度時,葉一茜表揚他:“哇,你已經超過那兒了,七寶,你好棒!”

就這樣,葉一茜寸步不離給到幫助,還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七寶不僅勇敢的邁出第一步,而且也成功完成了任務。

3、千萬別說“這有什麼好怕的”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害怕”時,第一句話都是“這有什麼好怕的”,即使是稍微溫柔的家長也會忍不住說:“不用怕,沒事的。”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提出“負強化”的概念,就是通過否定,間接地把恐懼這種情緒強化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否定,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可能會加劇孩子的害怕心理,甚至會讓他產生自卑的心理,“自己連這個都害怕?”

把“不要怕”換成“我陪你”“告訴媽媽(爸爸),你在害怕什麼?”這些更容易讓孩子放輕鬆,哪怕你當下只做了一個抱抱他的動作。

想起之前演員任素汐在《歡樂之城》的一個表演——《時光機》,視頻中小時候的她害怕打雷下雨,害怕床下有東西。

在學校參加舞臺表演時,面對別人扮演的妖怪,因為害怕,她丟掉手裡的武器,跑到後臺跟爸爸說“我怕”。

有些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說:“這是演戲,大家都在,有什麼好怕的,快回去,老師同學們都看著呢?”

可小女孩的爸爸卻安慰抱抱她,並說: “沒事,爸爸跟你一塊。”就這樣,女孩在爸爸的陪同下完成了舞臺劇。

有了這次經歷,她不再畏懼任何困難,因為她的爸爸和她一起找到了那個叫做“勇敢”的寶劍。

4、 千萬別說“這有什麼好怕的”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害怕”時,第一句話都是“這有什麼好怕的”,即使是稍微溫柔的家長也會忍不住說:“不要怕,沒事的。”

簡簡單單的一句否定,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可能會加劇孩子的害怕心理,甚至會讓他產生自卑的心理,“自己連這個都害怕?”

當孩子說“我怕”時,我們可以把“不要怕”換成“我陪你”“告訴媽媽(爸爸),你在害怕什麼?”,站在孩子身邊,接納他們的情緒,並給予積極、正向的回應,哪怕只是一個安撫的抱抱。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克服恐懼,感覺安心,同時,我們才能真正走近孩子、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勇敢,是我們希望孩子具備的一種品質。在擁有之前,請陪孩子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接受,幫助他們戰勝內心害怕的情緒。

獅獅媽咪有話說:

每一個大人都曾是孩子,而每一個孩子都會長成大人。

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面對害怕或恐懼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穩穩地站在孩子身後。

千萬不要忽視或嘲笑孩子的“害怕”,也不要逼迫他們成長,用積極的態度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讓他們無所畏懼。

勇敢,是我們希望孩子具備的一種品質,在擁有之前,請陪孩子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接受,幫助他們戰勝內心害怕的情緒。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