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次「偷拿」東西,父母別急著教訓,做好這4點引導,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1/04/09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家長們需要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父母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最近4歲的小明總是一個人神神秘秘地躲在自己的房間裡,任憑家人怎麼喊他都不開門。

到了吃飯的時間,小明也不願意從房間裡出來,後來媽媽想了個辦法,用小明最喜歡的玩具讓他打開了房門。

媽媽走進去一看,小明正在擺弄一個魔方,而家裡並沒有給他買過這樣的玩具。

「這玩具你從哪里弄來的?」媽媽著急地問。

「我從姑姑家裡帶回來的,我很喜歡,所以拿回家玩玩。」

「你告訴姑姑了嗎?」

「沒有,我自己放進包裡帶回家的。」媽媽沒作聲。

第二天媽媽跟小明去姑姑家,給姑姑道了歉,並把魔方歸還給了姑姑。

小明媽媽心裡有點著急:孩子小小年紀,怎麼就養成了偷東西的壞習慣呢?這該怎麼辦呢?

對孩子的偷拿行為我們不能隨意貼上「偷竊」標籤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出現偷拿東西行為是受到「紫格尼克效應」的影響。

「紫格尼克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瑪.紫格尼提出的,所謂「紫格尼克效應」

也就是一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企圖,從而內心有一種動力驅使自己去完成某一個行為,比如解答一個謎語、讀完一本書、獲得一個心愛之物等。

低齡幼兒的偷拿行為正是這一效應在起作用,但是孩子在4歲以前,他們在思考或行動時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對物權沒有清晰的概念。

孩子只是由於喜歡、好奇心等原因拿了別人的東西,僅僅是因為喜歡它,想讓它和自己一起玩。

這時,我們絕對不能使用「偷」這個字眼。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由於無知,根本就不懂得「偷」的概念而造成的,這和「偷竊」完全是兩回事,我們不能給孩子貼上「偷竊」的標籤,而是要明白孩子偷拿行為背後的原因。

父母要明白孩子偷拿行為背後的原因

相信很多父母第一次遇到孩子偷拿行為都會很吃驚,平日裡可愛的寶寶怎麼開始偷東西了?

他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令人羞恥的事情呢?

其實對於孩子偷拿行為是常見的,這並不是什麼道德敗壞的行為。

在遇到該情況時父母切忌大驚小怪,更不要立即將這種行為定義為偷,給孩子打上「壞孩子」

的標籤,讓孩子感到羞恥。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要明白其背後的原因:

1、對某事物的佔有欲

孩子對某一事物產生了強烈的佔有欲,卻難以使用正當的手段得到,因此只好偷偷去拿,就像上面的小明事件中,他只是喜歡姑姑家的魔方,想玩一玩,所以才偷偷帶回了家。

2、為吸引別人注意

如果孩子缺乏關愛,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便會去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用以向別人炫耀,或者將偷來的東西送給別人以換取關注。

3、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

孩子「偷竊」東西,也可能是為了緩解心中的緊張或者發洩內心的不滿。

記得女兒有次跟幾個班裡的同學一起玩耍時,他們因為幾個玩具發生了爭吵,事後有個沒有得到玩具的同學趁其他人不注意時,偷偷將女兒的玩具據為己有帶回了家,問其原因是這位同學因為沒有得到玩具覺得不公平,才做出了將玩具帶回家的行為。

4、尋求冒險刺激

有少部分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只是尋求冒險。他們覺得自己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並沒有發現,這是一件非常神秘又刺激的事。

面對孩子的偷拿行為,父母要這樣來引導

因為「別人有的東西,我也想有」的這個念頭,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別說是孩子這麼想,就是成年人,也都會這樣想法。例如說看到隔壁鄰居家買了一輛好車,你覺得很酷,開出去會很有面子,你也想買一輛,這是人之常情。

只是大人跟孩子的區別就是,大人不會直接去跟開其他人的車,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行為規范,但是孩子卻有可能對此沒有具體的認知和深刻體會。

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人類社會的規則和倫理道德的,規則和道德的習得都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孩子喜歡別人的東西這是正常的,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讓孩子壓抑自己的需求,而是學會用積極的方法來引導:

1、使孩子形成物權意識

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提到:兒童在剛出生時,是沒有自我的,他與世界是渾然一體的。兒童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在這個建構的過程中,最初兒童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

當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未經別人同意就將其據為己有時,父母要教育孩子:「東西是屬於別人的,你不能因為喜歡就隨便拿走。如果非常想要,可以通過購買或以物換物的方式得到。」

2、讓孩子認識到錯誤

對於孩子的偷拿行為,我們不能袒護、包庇。當孩子看到父母包庇自己的錯誤時,便意識不到錯誤,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所以,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要告訴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件可恥的事,讓孩子明白用別人的東西需要征得別人的許可,否則就不能隨便動用。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這樣告訴他們:「偷拿東西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它會讓人走上歪路,所以你絕對不能偷拿他人的財物。」

3、利用孩子的羞恥心糾正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偷拿了他人的東西,一定要督促孩子將偷來的東西當面還給人家,比如說:「明天你一定要還回去。」、「你如果不還,我會去幫你還,這種方式你願意嗎?」

這樣做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又可以讓孩子在還東西的過程中體會到偷東西帶來的不愉快,利用孩子的羞恥心,強化孩子的自控意識。

4、利用孩子的內疚情緒糾正

心理學研究表明,以孩子的內疚、自責建立的責任感是孩子畢生的枷鎖。

但如果是從鼓勵,尊重,參與的角度,孩子基於自己的人格形成的責任感,才能成為孩子畢生的自發性動力,他也會發自內心地遵從。

我們可以用語言激發孩子的內疚情緒,以此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首先,要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並通過同理心讓孩子體會對方的處境,促使孩子產生內疚心理,從而意識到自身行為的錯誤之處,並主動改正。

當孩子出現偷拿他人物品的情況時,父母要一定要客觀理性地去看待,切記輕易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父母充滿愛意的提醒比氣急敗壞的打罵更有效果,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