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不建議孩子「住校」?班主任說出實情:這2個原因太現實
2022/04/10

再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保證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孩子優秀的習慣,更給不了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記得之前送侄女去學校時,她跟我說:「姑姑,我要住宿了,有點害怕。」

她的害怕,我是完全能理解,甚至有些擔憂的。

她從小被爺爺奶奶溺愛帶大,可是說生活中的事幾乎不用管。地不用掃、碗筷不用收、自己的衣服不用洗。哪怕是早上賴床,奶奶怕她遲到,還會幫她找衣服、穿衣服。

從這樣一個環境,突然進入寄宿學校,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動手、自己安排,再也沒有人會在旁邊提醒,或者代勞。而且,還要面對緊張的學習、學校的管制、與室友的相處,這些,她能應付得了嗎?

在跟侄女班主任聊天時,她對我的擔憂,表示理解。因為,確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寄宿的。

1.「孤兒院現象」

尹建莉老師曾去錄制一場節目,話題是「孩子上寄宿幼兒園好不好」。

其中贊成派認為:孩子去到寄宿學校,可以早早地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建立集體意識。

當時她的觀點是: 堅決反對讓孩子寄宿。

為什麼呢?

她說:「從小離開父母,只為培養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那孤兒院豈不是更好?也沒見幾個父母愿意把孩子送過去啊。」

尹建莉的觀點很明確,也很犀利,說的卻是事實。

羅馬尼亞的歷史上,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為了走出經濟困頓、人口銳減的狀態,羅馬尼亞規定每個育齡女人至少要生4個孩子。

如果無力撫養,那就送到教養院,由工作人員集體撫養。當時人口數字是上來了,但20年后,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卻幾乎都智力低下、不會與人溝通交流。

后來有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發現他們的大腦發育都不正常。出現這樣的結果,并不是工作人員故意使壞,沒有好好對待他們。

而是這些孩子早期情感發育不良,出現了「孤兒院現象」。

《正面管教》一書中,就有解釋這種「孤兒院現象」:

沒有與一個固定的人建立情感聯結,孩子的大腦失去了最基本的情感養分,導致發育遲鈍。

如果說,食物是維持生命正常運轉的基礎物質。那麼孩子與一個固定料理人建立的情感聯結,則是大腦發育的基礎養分。

因為大腦神經元的發育,是接收一個「刺激」,再產生一個「反應」。

當孩子缺少家庭的滋養,缺少與親人的情感、語言交流,他的大腦就沒有這樣一個「刺激」條件,自然就不會產生「反應」。

2.寄宿會帶來很大的傷害

你可能會說,送孩子住校,怎麼能跟送去孤兒院比呢?

兩者是有些不同,但對年齡很小的孩子來說,差別卻不是很大。尹建莉甚至將住宿孩子稱為:「半個孤兒院兒童」。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 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彌補寄宿生活帶給孩子的傷害。

我是從高中開始寄宿,雖然我從小屬于放養,自理能力不錯,社交能力也還行。

但真的進入封閉式管理的寄宿學校,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我的心態就崩了。

剛去哭了一個月不說,甚至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中狀態最差的三年。

當孩子還只是一個小娃娃,他就開啟了寄宿生涯,會有什麼影響?我向班主任請教這個問題時,她告訴我說:「至少會有兩點傷害。」

情感缺失、與父母不親密

父母要與孩子建立感情,光有血緣是遠遠不夠的。

親密的親子關系,一定是建立在日常的互動、聯結中。

父母通過游戲、語言交流、身體擁抱觸摸,傳遞自己濃濃的愛意。孩子則通過這些肢體接觸及語言交流,培養依賴和安全感。

孩子越小,需要父母的愛和照料就越多。

當他從小就被送往寄宿學校,很少得到父母的關心和聯結,他在情感上就會有所缺失。

不僅與父母不親,還可能打心底生出怨恨來,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被欺負

豆瓣上有一個話題,叫「我的殘酷青春,是從住校開始的」。

里邊有很多網友分享自己小時候的住校經歷。

班主任告訴我,小一點的孩子,這種抱團孤立或欺負的現象比較少,老師也好管。主要是進入國中后,青春期的孩子們有些叛逆,擠兌、欺凌的現象就會多起來。

孩子一旦遇上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心理傷害,甚至影響一生。

3.實在要寄宿 父母要考慮哪些因素?

在大學之前,孩子能不寄宿就不寄宿。有些高中是規定孩子必須住校,那盡量國中前把孩子帶在身邊。

當然,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確實有很多很多的無奈。誰都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只是很多東西,身不由己。

如果實在沒法,需要把孩子送往寄宿學校,那父母也需要從以下幾個維度考察:

孩子心理素質夠不夠強大?

有些孩子,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他汲取家庭的能量比較多,內心安全感強。

進入寄宿學校后,他可能只是剛開始不適應,但很快,他就能調整過來,融入集體中,發展自己的社交圈。這樣的孩子,父母比較放心,孩子自己也沒大問題。

但如果孩子哭著喊著不愿意去,放假回來狀態也不對,沉默寡言、封鎖在自己的世界里。那父母就要考慮,寄宿是否真的適合孩子了。

就像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回來哭著求媽媽不要把他送過去。但媽媽還以為孩子只是不適應,沒當回事,強行送過去。

后來才發現,孩子是受了委屈,被欺負,心理害怕并且有強烈的抵觸心理,才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寄宿也一樣,孩子在哪,都沒有在家有安全感。父母要留意自家娃心理素質怎樣,并且觀察孩子平時的行為,確認他是否真的適應得了寄宿生活。

孩子的自理能力強不強?

像我侄女,自理能力真的很差,我就比較擔心。

班主任安慰我說:

「孩子已經上國中,每周就可以回家一趟,很多東西能夠自學。

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孩子回家多跟他溝通溝通,了解在學校的情況,平時父母也可以多跟老師溝通。」

大一點的孩子,總歸放心些。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穿衣找鞋都費勁,這種,父母就真的要考慮清楚。

一個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大程度決定他能否在集體中生活下去。

老師和同學不會是他的保姆,也不可能時刻幫忙、照顧他。如果自理能力不強,他就會很有很強的挫敗感,并且自尊心都有可能受到打擊。

所以,在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前,父母要考慮:孩子的自理能力強嗎?他能照顧得了自己嗎?生活中遇到困難,他能解決得了嗎?

把這些問題理清楚了,再考慮要不要送孩子住校。

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否允許?

有些孩子身體比較弱,平時家里照顧得多。但寄宿生活基本得靠自己,所以有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

孩子的身體素質是否允許,父母也要著重考慮這個因素。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最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代替家庭。」

寄宿學校的設備再好、再齊全,它也缺少親人的聲音、家的氣味和愛的磁場。

要相信, 對一個孩子來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

孩子從出生到獨立,短短18年。在這十幾年后,孩子不管是在空間還是心靈上,都已經和父母分離了。

我們能真正照顧、關心孩子的時間,也就這些歲月。如果從小就把孩子推遠,也許,丟掉的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再苦也還是把孩子帶在身邊吧。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