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說話的音量,決定了孩子的成長質量,值得家長看一看
2022/05/04

鄰居家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每天晚上都能聽見家長批評孩子的聲音,有的時候這位父親的怒吼聲,幾乎整個樓層都能聽到。經常聽到他抱怨白天忙了一天工作,晚上一看孩子的作業題寫錯了就非常生氣,怎麼講孩子都不會。其實孩子的作業經常拖拉,和家長也有關系,鄰居沒有耐心的給孩子講解,他大聲呵斥,孩子都被吼蒙了,寫作業自然越來越慢。現實生活中,這位父親也是一個性格急躁大嗓門的人,這樣的環境怎樣麼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呢?

蒙臺梭利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家長應該降低音量孩子說話,才能讓其高質量的成長

1、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同事說上周日姐姐給女兒買了一雙新鞋送過來,孩子一副懶洋洋不愿意配合試鞋子的態度。好不容易試完了,然后她問女兒,感覺鞋子怎麼樣,孩子低著頭半天沒有說話。同事當時怒氣沖沖的說:「別人給你送東西,喜不喜歡你都不會說,啞巴嗎?一點兒禮貌都沒有。

」孩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姐姐在一邊尷尬地說,孩子可能哪里不舒服,或者是不喜歡這個款式的鞋子,你好好說話訓她干什麼?于是同事耐著性子和孩子溝通了一下,原來女兒不喜歡這個顏色,但是又不敢說。最后姐姐帶著孩子又去換了一雙鞋子,開開心心的回來了。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決定了孩子對家長的態度。所以說,家長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才能夠解決問題。

2、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語言暴力有可能會變成一把兇器。」在綜藝《少年說》中,有一個女孩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成天拿自己和別的同學比,從來都看不到我的努力。母親卻表示:我一直都不斷打擊女兒,因為這個孩子的性格不打擊就會飄,必須要打擊她。最后,這個女孩兒說自己的性格,根本不適合打擊哭著下了臺。很多網友表示,自己和這個女孩兒一樣,從小在父母的打擊中長大。

很多父母都忽略了這一點,語言上對孩子的打擊嘲諷,會讓孩子的性格懦弱自卑。每一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那麼就請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再打擊他了。

在鼓勵信任中長大的孩子,才會更加陽光自信。

3、家長要考慮孩子的感受。

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家長多數都認為,孩子是我生的,一切我都有權利來決定。但是我們的孩子也是有獨立思想的,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或者會在某一天突然爆發。

Ps:父母不是孩子的領導者,而要適時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家長多換位思考一下,理解孩子的感受。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和父母打開心扉,彼此信任,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后,總結一句父母對孩子說話的音量,決定了孩子的成長質量,值得家長看一看,你認為呢

育兒寄語:

哈佛醫學博士說:語言暴力改變大腦結構,對孩子影響太可怕了。家長講話的音量適中,也是一種修養,這對孩子更是一種言傳身教。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父母對孩子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訓斥。愿我們的孩子都被世界和爸爸媽媽溫柔以待,您覺得這樣可好?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