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話音量高低」,決定孩子的一生,是這個道理
2021/12/15

「這孩子真氣人,不聽我的話,我也不想著急,大聲吼孩子,可就是控制不住。」

「孩子就得訓著他點兒,不然不聽你的,說話小聲沒用,天天吼得我嗓子疼。」

這種場景是不是在家裡很常見,可大吼大叫,聲音提高分貝,就真得能管住孩子嗎?孩子是迫于大人的強勢和威嚴,當時是被嚇住了,可長期如此,給孩子帶來的心理陰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說話聲音越高,孩子越叛逆

每個孩子心裡都應該渴望脾氣溫柔的媽媽,即使是自己故意調皮,挑戰媽媽權威的時候,也是在試探媽媽會以如何的態度對我,這是孩子的小心思。

如果媽媽沉不住氣,沖孩子大吼大叫,孩子馬上覺得很委屈,會表達的,可能會直接可憐巴巴地表白媽媽:「媽媽,我不希望你這樣說我。」媽媽心頭一軟,會將說話聲音降下來,安慰孩子。

可如果是孩子不善于表達,膽子又小,小時候不敢沖媽媽吼;等年齡再大一些,到了青春期,孩子會比較叛逆,和媽媽對著幹,脾氣暴躁,兩人衝突不斷。

媽媽就是孩子的樣板,經常沖孩子吼叫,脾氣不好,孩子長大後也將會如此,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為了孩子,媽媽需要克制一下心中的怒火,以耐心和愛意對待孩子。

溫柔說話是孩子成長的底氣

兩個孩子給媽媽打電話,一個說不上幾句就吵得不可開交,孩子怒氣衝衝,還要獨自消化媽媽帶來的不良情緒,雖然知道媽媽很愛她,孩子也很愛媽媽,可這一刻,情緒依然崩潰。

另一個孩子給媽媽打電話,談笑風生,有說有笑,孩子和媽媽說起話來眉飛色舞,非常愉快,打完電話後孩子一身輕鬆,溫柔的母愛是孩子前行的動力。

溫柔說話是孩子成長的底氣,媽媽在孩子面前不表現出強勢,而是襯托出孩子的強大,獨立不失原則,孩子會更有主見。

每個孩子都希望有個好脾氣的媽媽,被溫柔以待,媽媽對待孩子像成人一樣尊重,孩子脾氣也會比較自信,性格溫和,和人相處愉快。

有遠見的父母會選擇低聲說話

孩子大都是順毛驢,喜歡被鼓勵,被肯定,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耐住性子,避免火冒三丈,語氣溫柔平和,將作若無其事,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父母越大聲吼叫,等于強化孩子的印象,下次還會這樣幹;父母越溫柔,沉住氣,孩子越配合,越聽父母的話。

大吼大叫,只會讓孩子和父母的心靈距離越來越遠,悄悄話也不敢說,怕迎來暴風驟雨的批評,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動態不了解,也無法做出更好的建議。

父母是托起孩子成長的人,把姿態放低,成就孩子美好的未來,和孩子平等以待,語氣溫柔,說話音量降低,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係良好,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更好。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