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被管」與「不被管」的孩子,最終過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2021/10/13

有一天,我收到這樣一條資訊:“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教他們,而是盲目地給他們愛和自由。現在孩子已經7歲了。不滿意的時候,他脾氣很大,控制不住自己,他甚至對我拳打腳踢。

我試著克制自己,不和她對抗,冷淡地對待她,然後講道理,這是她能接受的。但是,下一次還是一樣,我痛苦到了極點,我知道我錯了,但是怎麼做,怎麼改進呢?“

其實,遇到類似困惑的年輕父母還有很多。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盲目推崇“愛與自由”,甚至走火入魔,導致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後缺乏相應的自控能力。孩子的要求或欲望一旦不能立即得到滿足,就會哭鬧、大吵大鬧,還會拳打腳踢。

美國兒科醫生史比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從孩子出生後第二天才開始管教的話,你就晚了一天。

“愛與自由”是很多親子教育書籍和演講中備受推崇的教育理念,也受到很多年輕父母的追捧。但我發現,很多家長對這些教育理論和理念的理解存在很多偏差,甚至不由自主地滑向天平的另一端,那就是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為了保證自由,孩子們可以為所欲為。

其實,對任何人來說,自由都是相對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和規則之上的,孩子也不例外。在一個由數十億人組成的人類社會中,我們歷來只有相對自由,沒有絕對自由。

那麼,六歲前到底應該怎麼養育?其實,父母只需記住這十二個字—— 適度放手,科學帶養,深度陪伴

★ 適度放手,切忌溺愛和包辦

兒童從出生起就具備了對外界環境不斷探索的能力,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他接觸到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感、本體感覺等感官刺激,可以為大腦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幫助打通神經通路,促進大腦建立神經網路系統。

因此,家長和照護者一定要牢記“不包辦、不代理、不溺愛”的原則,不要盲目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動,適度放手,讓孩子從環境和大自然中獲得豐富的刺激性資訊,茁壯成長。

★ 摒棄陳舊的帶養思維和方式,科學養育

在孩子成長的敏感期,為孩子創造適宜的成長環境,科學、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激發內驅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孩子的能力。

同時,不要輕信一些“貴人晚言”“孩子長大了就沒事了”等陳舊觀念。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生長發育問題,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介入治療!

★ 父母深度陪伴,旁人不可替代

父母的深度陪伴,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對未來有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敢於探索、善於探索,汲取更有益於人生發展的營養。注意,沒有人可以取代這一點。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父母對孩子最好的“管教”,就是執著的栽培自己,做孩子的榜樣。

有人說,“沒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管不了或疏于管的家長。”所以,我們絕不能只在該管教孩子的時候才選擇工作掙錢……一旦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再想管住也無能為力。

管教孩子,培養孩子長大,比什麼都重要!你對此怎麼看?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