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再玩10分鐘行嗎?」家長如何回答很重要,要重視
2021/12/08

「媽媽,我可以再看10分鐘嗎?」「再玩最後一局行不行?」「你們先吃吧,不用管我,就讓我再玩會……」

你家有沒有這種時候?一讓孩子做點什麼,他總會想盡各種辦法拖延。尤其是在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上面,更是「寸土必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苦苦哀求,不忍心拒絕孩子,就答應他再玩10分鐘。

可是 「10分複10分,10分何其多」啊?

很多家長這時候就急了: 我允許你多玩一會已經是大發慈悲了,可你竟然得寸進尺,看我不好好教訓你一頓!

其實呢,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孩子的行為看成是一種天性使然。畢竟孩子都是貪玩的,自然不會放過任何能玩的機會。

另外,孩子這麼做其實也是對大人的一種試探。

通過這種「挑戰」權威式的行為,來了解大人所能接受的底線,方便在以後的「較量」當中奪得主動權。所以,當孩子提出「再玩10分鐘」的請求時,家長如何回答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般來說,家長的態度主要有兩種:強硬派和溫順派。

- 2 -

強硬派:「別廢話,趕緊去把功課做好!」

類似這種話,應該有不少家長都說過吧。

畢竟孩子沒有幾個聽話的,總會有各種方法來惹人生氣。

尤其是家長看到孩子拖延磨蹭,又和自己討價還價的時候,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但其實,我們應當允許孩子適度的「討價還價」。孩子知道為自己爭取去權益,這是好事,這樣他才能在長大之後才能少吃虧。另外,孩子敢于和家長「討價還價」,也側面說明瞭家長在某方面的教育很優秀。

因為孩子願意和家長溝通,說明在他心裡父母是值得信任,並且講道理的人。 如果他覺得父母不通人情,對父母的要求唯命是從的話,那才是出了大問題。

因為那說明:他要麼是對家長極度的失望,不想再和家長白費口舌了;要麼是徹底被「馴化」,成了一個沒有主見,也沒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孩子了。

我之前看過這麼一個新聞,一個孩子從小品學兼優的孩子,在高中時突然選擇輕生。

而原因就是他覺得 「做媽媽的兒子太累了」。在媽媽的眼中,他永遠是最優秀、最聽話的那一個,媽媽以他為傲,也會給他設立各種目標。

他表面上對媽媽的要求百依百順,但想要擺脫媽媽的想法卻愈演愈烈。最後,在給媽媽發了一句 「媽媽對不起,下輩子別做我媽媽了,我真的太累了」以後,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所以,我們應當適當地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也是孩子的權力。

- 3 -

溫順派:「好吧,那最後再讓你玩5分鐘」

在面對孩子無理要求的時候,有些家長雖然 想要拒絕,但看到孩子瞪著大眼睛,委屈巴巴地說:「就再讓我玩一會吧媽媽。」還是會于心不忍。

只能「被迫」說: 「那就再讓你玩一會吧」。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就掉入了孩子的圈套裡了。孩子通過裝委屈、撒嬌的方式大獲全勝,既贏得了遊戲時間,又拉低了你的底線。

以後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看中一件玩具的時候,他裝委屈;想要玩遊戲的時候,他裝委屈;想多看一會電視的時候,他裝委屈;犯了錯的時候,他也裝委屈。把家長的脾氣、耐心都拿捏的死死的。

雖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一家人寶貝,尤其是女孩子,更會被百般呵護著。

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

- 4 -

當孩子說「再玩一會」的時候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強硬派還是溫順派,都存在著明顯的隱患。要想給出最穩妥的回答,其實可以從下面這三個角度入手。

(1)把選擇權「交還」給孩子手裡

注意,這裡說的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不是說讓他們自己決定玩多久,去哪玩。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孩子還不得玩個昏天黑地。

我說的選擇權,是指「給孩子提供多幾種選擇」。比如當想讓孩子開始拖延,不想去學習的時候,不要直接說去學習。

而是換一種說法,比如跟孩子說:「兒子,你是想現在再玩幾分鐘遊戲,一會自己在家乖乖寫作業。還是現在趕緊把作業寫完,然後跟著媽媽一起去超市買菜?如果和媽媽一起去超市的話,可以看看有沒有什麼你想吃的食物,買回家來吃。」

孩子聽到之後,肯定高高興興地就跑去做作業了。說到底,孩子是比較單純的一種生物,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得失。

只要我們多點耐心,稍微委婉一點,孩子就很容易被引導到我們希望的方向上去。

(2)建立規則意識

當孩子因為貪玩,而想要延緩學習時間的時候,家長如果不忍心拒絕也可以答應他。

但是,一定明確地要告訴他:「你可以隨意玩到幾點,但是無論你幾點學,在9點之前一定要達成我們約定的目標才行。如果到了時間你還沒有完成,那下次就絕不能拖延了。」

這樣的話,如果孩子多玩十分鐘,但是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也是沒問題的。如果這次沒能完成,那麼下次他也就沒了拖延的理由。

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孩子因為拖延而耽誤了功課,到了學校被老師責駡了,那麼這次的責任就是他自己來負。家長不要去安慰他,也不要替他求情,只有這樣,他才能知恥而後勇,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3)建立時間觀念

有時候孩子拖延,並不是說孩子喜歡出爾反爾。很可能只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導致的。

十分鐘具體有多長?可以做多少事?看多少動畫片?

這些問題,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概念。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換一種方式。

比如孩子說,想多看一會動畫片。那我們可以不說時間,而是說:「那這樣,媽媽陪你一起看完這一集,然後你該做什麼就趕快去做好不好?」這樣的話,時間就變得更加具體,從多少分鐘,變成了看完一集動畫。

讓孩子看完的時候再去學習,一是可以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因為無論是動畫片還是影視劇,劇情臨近尾聲的時候都會有所預兆,再加上每集結束,都會有片尾曲,都能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二是當孩子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的時候,也是鍛煉他們專注力的好機會。如果我們總是貿然打斷,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起孩子時間觀念的建立,這樣孩子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也會對未來要做的學習和工作有一定的預期,降低排斥心理。

- 5 -

西方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說: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對待同一件事,家長不同的做法或態度,都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

從來沒有完美的教育之法,人生而不同,每個孩子也不一樣。家長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來決定如何去引導孩子,教育孩子。

願所有家長,都能早日找到和孩子最正確的相處方式。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