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懶散磨蹭,或許跟父母做錯這3點息息相關
2021/02/05

李阿姨簡直為孩子操碎了心。前段時間,新生入學,李阿姨的兒子也是其中之一,原本入學的第一天就應該早一點進入學校,畢竟還要點名、開班會以及其他的事情。可現在已經早晨7點,孩子竟然還沒有起床,李阿姨已經喊了好多次了,可孩子仍然不願動,繼續趴在床上。

無奈之下,李阿姨只能幫著兒子穿衣服,一口一口地把早餐喂到了兒子的嘴裡,最後背著他去上學。一個6歲的孩子居然還要被母親這麼伺候著,當學校裡出現了一對這樣的母子時,周圍的孩子早已經笑開了花,他們紛紛嘲笑李阿姨的兒子。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竟然這麼懶散,這麼磨蹭?明明其他的孩子都可以這麼獨立,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喊不動」?

一、過度干預孩子,使他們產生了依賴。

不過孩子多大了,在父母的眼中依舊是孩子。但孩子終將要成長,不能總以孩子的標準來對待他們。

對待孩子,不管多大了,都像小時候一樣一如既往的關心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事無巨細,無不干預,還總喜歡幫孩子做決定。

小到幫孩子收拾書包,整理書桌,收拾床鋪,大到替孩子做關鍵節點的決定。

時時刻刻擔心孩子磕碰到哪裡了,為此就不讓孩子做家務;

時時刻刻擔心孩子受什麼委屈了,為此一昧的答應孩子所有的要求;

時時刻刻擔心孩子會不會餓著,凍著,為此總追著孩子的步伐。

父母愛孩子,想給他們更多更好的東西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沒有必要事事親自上手,參與孩子生活,學習的所有細節。

父母的過度干預,長此以往,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強,自身不喜歡思考,懶得動腦,什麼事都不要操心,自主能力沒辦法得到鍛煉。

孩子缺少了鍛煉的機會,自然而然的對自己的生活,學習都缺乏主動性,做什麼都沒勁。什麼事情都想著父母會為自己搞定一切,自己又何必去想那麼多呢。

二、父母催太多,擾亂孩子節奏

有次去朋友家做客,她兒子從幼稚園回來,剛進門,朋友就大喊:「快去洗手,外面髒死了!」

孩子剛走到衛生間,朋友又尖叫一聲:「怎麼不換鞋呢,快去換鞋!」

孩子又跑著去拖鞋,朋友又去拽孩子的衣服:「全是土,快點脫下來!」

最後,孩子又氣又急,衣服沒脫,手也沒洗,賭氣鑽進自己的小屋裡。

朋友歎口氣:「這孩子又磨蹭又不聽話,真不好管……」

其實,哪裡是孩子的問題呢,明明是大人督促太多,操心太多,完全擾亂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節奏。

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完善,無法一次性接收兩個以上的要求指令,否則思維就會被打亂,手忙腳亂,容易出錯,更何談計劃性、條理性和時間觀念。

三、過度獎勵孩子,容易破壞他們內在積極性。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去做某些事情,就會採用「獎勵式」教育。跟他們約好了,只要事情完成了,就能得到xxx獎勵。例如:

孩子自己洗衣服,獎勵10元零花錢;

孩子幫忙取個快遞,獎勵一個新玩具;

孩子考試達到90分以上,獎勵一雙新鞋子;

......

諸如此類,當然了,這樣的獎勵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也能激發他們做事情的積極性。

如果獎勵方式用得不對,過度獎勵,也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如果獎勵被當做「籌碼」了,如此過度的獎勵,會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一種無形中的「交易」。

不磨蹭、有時間觀念的孩子

他們的父母都做了這些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適當放手,給孩子支配時間的權力,承擔後果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學會安排時間,養成自律、自我管理的習慣。

1、給孩子積極的、有目的性指令

比起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點,快點」,更好的解決孩子磨蹭的方法是給他一個能調動積極性、有目的性的指令——「你做好什麼,我們就怎樣......」

比如:

「如果快一點把褲子穿好,我們就能第一個到遊樂園了!」

「如果趕快背好書包,就會比好朋友琪琪早點到幼稚園。」

這樣,孩子就能意識到時間的緊張,並且努力提高自己的速度。

讓孩子快起來,還可以跟孩子玩比賽的遊戲。

有段時間,我兒子早晨起床都不願意穿衣服。孩子爸就拿著衣服跟他一起鑽到「被子帳篷」裡,比賽誰先穿好衣服,誰第一個鑽出帳篷。每次兒子都玩得不亦樂乎,屢試不爽。

  2、幫孩子建立時間知覺

我們給孩子下達指令時,經常會說「一會兒怎樣怎樣」的模糊話語,這樣不利於孩子對時間的長短建立感知。

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一定要讓孩子看到、感知到真真切切的時間。

更好的說法是告知具體時間,提前約定,比如:

「我們再玩10分鐘就去練琴了!」

「再看5分鐘電視就要去上床睡覺了!」

這樣,孩子慢慢就會對1分鐘、5分鐘、10分鐘的時間長短有了感知,從而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節奏。

約定好了時間,父母提前提醒或定好鬧鐘也很重要,遵守承諾是孩子願意做的事。

比如,每次跟兒子約定好30分鐘後回家,我就會定好鬧鐘,並提前提醒他:「還有10分鐘哦!」「還有5分鐘哦!」

時間一到,鬧鐘一響,我一喊,兒子就會很配合地跟我回家了,而不是來回拉鋸,磨蹭著不肯走。

  3、幫孩子規律作息,習慣養成

研究表明: 0-6歲是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

上了小學後,課業壓力加大,孩子的時間就變得更緊張了。

一位小學班主任曾說:「班上40個孩子,凡是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除了學習習慣好,時間觀念也非常不錯。

有了時間觀念,孩子才能更自律,做事更有效率。」

柯維先生在《快樂孩子的7個習慣》中說:

做事要分主次,先工作,後娛樂。 不該做的事,勇於說不,在重要的事情上花時間; 學會制定優先順序,做日程表,並執行計畫; 對自己有紀律,做事井井有條。

父母可以説明孩子通過列清單、畫時間餅、建立規律的時間表的方式,幫孩子提前記錄一天要做的事有哪些,並確定哪些是必須要做的事,哪些事要在什麼時間做。

當孩子完成一件事,就可以打一個勾或者貼一顆小星星,讓他們體驗把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成就感。

Wendy媽有話說: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總急於對孩子做出好或壞的評判。

給孩子一點時間去適應,一點空間去施展,一點自我去釋放,再加一點為人父母適當的牽引,相信孩子一定能從幼芽長成參天大樹,枝繁葉茂,沐浴陽光,熠熠生輝。

或許這份磨蹭,正是成長最可愛的模樣。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