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一事無成在家啃老,父母的教育方法害了她!
2020/11/05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長大後出人頭地擁有一番作為,甚至是成為光宗耀祖的人。父母的希望是美好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卻用錯了方法,導致了孩子一事無成。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

一位33歲的女大學生,叫做范金成, 在家裡啃老了十年。在相關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范金成接受採訪的時候,她說的最多的是因為父母一直打擊她,做什麼事都得不到家人的肯定,換來的卻是冷嘲熱諷。

甚至說出「 如果她能做成事狗都能做成事」這類的話,讓她 自信心受挫。於是,大學畢業後的她, 乾脆在家裡什麼事都不做。

而且她發現自己在 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非常的緊張,甚至講不出話來, 所以無法與人交流。而在這則新聞的下面,也有很多網友表示有相同的處境,有一句網友的回復也非常讓人動容:

當初剪掉我的翅膀,如今卻怪我不會飛。

很多時候,家長的「打擊式教育」,只是一廂情願讓孩子能夠「知恥而後勇」,而不是自滿。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忽略了孩子也是需要鼓勵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實際上,這也反映出了中國父母「打擊式教育」對於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

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崇尚「打擊教育」

《少年說》中,初一女孩袁璟頤控訴母親喜歡打擊自己,並質問母親「為什麼我的努力你永遠都看不到?」

母親在台下辯駁道:因為我認為在你性格裡頭,其實你要不打擊,你就會有點飄。

「如果你不被打擊,你會有點飄」,多麼熟悉的一句話,這是很多家長的想法,他們盲目地認為孩子是不能被表揚的,否則他們就會得意忘形,就會變得輕浮。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飄」,為了讓孩子踏實,更有上進心,他們選擇用不斷地否定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還需要努力。

通過不斷地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競爭力。

這種打擊性教育, 被美其名曰「激將法」。

《嚮往的生活》中有一期,不管巴圖做什麼,宋丹丹都會不斷地打擊他

「快給我兒子找點活幹,他太胖了。」

「兒子你怎麼吃這麼多?就你不該吃。」

「哎呦喂,哪見過我兒子做家務啊?」

「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跟民政局說一下,我要換兒子。」

這是多麼常見的一幕, 用挖苦代替讚揚, 用取笑代替肯定,用打擊代替肯定,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如果孩子提出異議,或者沒有做好,那就是打擊的不夠狠,太矯情。

「打擊式教育」中從來都沒有「教育」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小女孩對爸爸說:「爸爸,你有一個缺點,就是,你老是讓人不開心。我覺得這樣不好,你能改掉嗎?」

面對孩子的話語,爸爸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就是要讓你現在經常不開心,以後你才不容易崩潰。

不可以做溫室裡的花朵,否則到進入到社會無法生存……」

聽了爸爸的話,小女孩沉思了一會說:「可是...... 小孩子如果老是不開心,就會得一種不開心的病啊, 會變老。」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說: 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打擊就是打擊,打擊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對子女的否定。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當世界上最親密的人,每天都在用最惡毒的語言批判自己,在父母的眼中,自己是一個毫無優點、一無是處的人,孩子對此產生的只有深深的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好,認為自己很壞,不值得被人愛。

父母的話語就像皮鞭,狠狠地抽打在孩子的心口上,抽出了一道道血淋淋的傷口。當這些傷疤越結越厚時,就變成了孩子自我保護的盔甲,將自己與他人隔絕。

「打擊」徹底摧毀了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勇敢。他們不會得到一顆千錘百煉的勇敢的心,也不會有勇往直前的勇氣。

他們最終得到的只有畏懼被動、膽小自卑、害怕後退的人格。

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一無是處的, 在他們心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腳底泥,永遠也不會成為天上雲。

「打擊式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影響

1. 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的打擊,在父母看來可能是一種鞭策,但是實際上卻會 挫傷孩子的自信,讓他們更加自卑。畢竟對孩子來說,獲得父母的認可是他們一直期望的事情,如果不被父母認可,那麼他們往往會感覺越來越沒信心。

2. 打擊式教育讓孩子不願去嘗試

有些父母喜歡在孩子還沒有嘗試的時候就打擊孩子不能成事,比如案例中范金成的父母。這就導致孩子 越來越不願意去嘗試,只願意待在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空間內。

3. 父母的打擊傷害孩子的熱情

很多孩子其實是很有想法的, 對於未來也很有熱情。但是,父母的一些打擊卻會 挫傷他們的熱情,使他們漸漸對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

對此,家長也必須要引以為戒,避免這種打擊式的教育。凡事過猶不及,長期的打壓,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頹」,今後走上社會,也會讓孩子潛意識認為自己「低人一等」。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 多多鼓勵孩子,變打擊為支持

家長對於孩子一定要 多多進行鼓勵,不要覺得打擊孩子才能讓孩子對未來警惕起來,而是要變打擊為支持,對於孩子的興趣、想法要多多的聆聽和支持。

2. 積極引導孩子去嘗試,不要怕犯錯

孩子小的時候的試錯成本其實不高,因此,家長要 積極地引導孩子去多做一些嘗試。讓孩子通過嘗試,積累經驗,找到自己的擅長之處,以後才能變得越來越好。

3. 多對孩子的想法給予支持和肯定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積極的肯定。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自信心,培養起自主思考的熱情,這樣也能夠使他們變得更加獨立。

獅獅媽媽有話說

常常有人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曾看過一個很贊的回答:

「教育的本質,是愛。是賞識、理解與尊重;是放手、反思和引導。」

一個孩子,能夠成長為站在舞臺上表演的人,是很優秀;但想做路邊鼓掌人的想法,也完全值得被尊重。

好的教育,是不讓孩子成為這世界上任何一個隻會學習、聽父母話的甲乙丙丁,而是允許他們成為自己。

願天下所有父母,都能不吝嗇對孩子的愛與尊重,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治癒一生的美好童年,也能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與所有父母共勉。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