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買這個」面對孩子的物質需求,父母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2021/04/07

「媽媽,我想要這個芭比娃娃。」

「媽媽,我想要那個漂亮的小裙子。」

「媽媽,我想要那個玩具.......」

當孩子想要各式各樣的東西時,你會給孩子什麼樣的回應呢?

孩子小小的要求,父母一句話的回應,往往藏著做父母的哲學,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1、看見孩子的需要,巧妙回應孩子的需要

有一次在去幼稚園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女兒和另一個小女孩的對話,那個小女孩對我女兒說:「我家很有錢的!」

然後我女兒也忍不住了,說:「我們家也有很多錢。」

那個孩子反問她:「你家有多少錢呢?」

女兒思考了一下,回答:「應該有半個屋子那麼多!」

聽完這場有趣的對話,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懂得互相比較了。

這其中原因也沒有這麼複雜。

表面看是「比較」,但本質卻藏著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 想和大家一樣。

其本質,是渴望友情。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訴求也越來越多了「媽媽,我想買個新的裙子,班上小朋友都有!」「爸爸,我想要一個新的玩具汽車,因為小明就有一個!」

如果是合理的要求,我都會儘量滿足,但是需求如果不合理,我會選擇用合適的方式拒絕她。

有一次女兒回家問我:「媽媽,我可以再買一個新書包嗎?」

我問:為什麼想買?

她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買了這個書包。」

我思考了一下,回答:「我們上個月才買了一個,而且還沒有壞掉。那個書包的確更好更貴,但是背什麼樣的書包並不是評價生活好或壞的標準。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物品,應該是需要按需購買,而不是按欲望購買。」

她聽了之後,點點頭,表示很認同。

從心理學上來說,被真正滿足過的孩子,才不至於無節制地索求。

孩子體會過一定的自由,才能帶來一定程度的自覺和價值感。直接被拒絕,很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父母「愛著」

長大後,她們再看到心儀的東西時,也許會演變成「無節制的需要」,又或者是覺得自己「不配擁有」。

面對孩子的需求,我們要懂得巧妙的回應:先和孩子共情,再否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不愛他們,只是因為有的要求不合理,所以不能實現。

2、父母足夠強大,孩子才會有充實感

網上曾經有一個新聞:一位女孩的媽媽是環衛工人,每天都在大街上清掃垃圾。可是這個女孩不但會幫著媽媽幹活,而且愛學習、懂節儉。

面對並不充裕的生活,這個媽媽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她從不哭窮,也不賣慘,而是會對孩子說:雖然我們沒讀什麼書,給不了太多物質上的滿足,但你的潛力是無限的。

即使我們不能給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質生活,也可以坦然的告訴孩子:也許我們不夠完美,但是我們都在變得更好的路上不斷努力,我相信你可以憑自己的實力去獲得你想要的生活。

3、父母熱愛生活,孩子才會珍惜生活

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抱怨:誰誰家又換了新車,咱家怎麼這麼窮;誰誰又換了名牌包包......

直到某一天,孩子開始向他們抱怨,某個同學的手機已經到了幾代,某個同學穿的衣服很好。

她們開始發現:怎麼孩子學了比較這些外在的東西了?怎麼孩子開始嫌棄家裡窮了?

李玫瑾曾經談到過孩子攀比的問題,她說:「孩子所有的表現都是他父母的折射,折射的意思就是這孩子的表現就是父母的水準。」

也就是說,當父母在互相比較的時候,孩子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只從外在物質上來比,孩子也就更容易學會片面地追求外在的物質需求。

父母要教給孩子,錢並不是萬能的,它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快樂是什麼。

那孩子就會往更為健康、陽光、獨立的方向上去成長。

要想孩子對自己的需要有節制,懂克制。

那就要我們先以身作則,對生活有熱愛、懂感恩。

4、用愛陪伴孩子,彌補物質的需求

我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但我從來沒有因為物質生活感到苦惱或者不滿。

我還能記得父母在田間地頭回來後,給自己一個裝著小昆蟲的小瓶子;記得父親在夜晚帶我爬上山,一邊吹著晚風一邊教我認識天上的星星,他也會告訴我: 你以後也可以走得更遠,走進更大的世界。

這樣一件件的小事,組成了我幸福而又快樂的童年生活。

教育專家尹建莉認為,花錢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更要懂得用智慧的方式去滿足孩子。

比如,正能量、尊重、坦誠、用心陪伴、共情,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物質需求時,不必回避,也不要「哭窮」,當父母給足孩子愛和陪伴,當父母的自我價值感充實又堅定,孩子自然也不會很差。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