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付出越多孩子越不懂感恩?其實都是你寵出來的!
2020/11/11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但許多孩子長大後,見過了不少「世面」,回到家反而嫌棄起父母來。

嫌棄父母沒有萬貫家財,讓他少奮鬥幾十年;嫌棄父母才學不夠,跟不上世界的步伐。

矛盾的是,恰恰是這類父母,傾自己所有滿足孩子,可孩子不懂珍惜,一味加倍索取,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過年那段時間,一位媽媽在群裡吐苦水:

「過年給女兒500塊壓歲錢,沒想到她嫌少,不高興了,‘去年是這麼多今年還是這麼多,同學都有一兩千!’現在不吃飯也不理我們。」

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

一時間,大家都在感歎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

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被父母「愛」出來的

很多父母的愛,過於簡單:把孩子放在高於一切的地位,替孩子處理好所有事情,解決所有麻煩。

吃飯時,幫孩子把碗筷拿好,飯盛好;

寫作業時,陪孩子一題題做好,檢查錯誤;

晚上睡覺前,幫孩子收拾書包,帶齊東西;

孩子要幫媽媽忙時,「你不用管家務活,搞好學習就行了。」

殊不知,低到塵埃裡的溺愛,不是愛,是一劑毒藥。

當父母的愛太過濃密,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覺得一切都可以輕而易舉得到,不懂得珍惜,容易滋生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越是把孩子當做生活的中心,無條件付出,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我們愛孩子,但是也一定要教會孩子 「去愛」。

否則只會演變成:心甘情願付出一切的父母,最終換來了一個一味索求的孩子,不懂感恩,不知進取,過著失敗的人生。

學會愛和給予,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環節

中國式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卻忘了孩子有學習愛與給予的權利。

有句話說:「每個懂得感恩的人,上天都會帶給他更多的幸福。因為他們在感恩的同時,也是在感受幸福的真諦。」

懂得感恩的孩子不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能夠感受到他人的不易,懂得理解和包容,心態更加平和樂觀,人際關係也會更好。

而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只會自私地索取、目光短淺、喜歡斤斤計較,總會對生活、對周圍的人事物心生失望和不滿。

就像生活中最傷人的是,對於一些朋友,即便10件事你做好了9件,只要有一件不如他的意,他就只記得你的壞,忘記你之前所有的好,甚至和你翻臉。

因此,讓孩子學會感恩,讓他懂得心存感激地面對這個世界,學會愛他人, 這不是父母的自私,而是對孩子未來生活的遠見。

一對夫婦,有兩個十歲的雙胞胎女兒。當孩子說想領養一隻寵物,孩子的爸爸建議她們先制訂一份領養計畫。

包括:去哪家領養,路線怎麼走,手續怎麼辦,誰負責衛生,誰負責餵食飲水等等。

後來,孩子們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自己乘車去了一家領養機構,簽字畫押,收養了一隻小狗。

幾年來,都是她們自己在照顧寵物,從不麻煩父母,表現得十分有責任感。

這位父親表示,他不希望孩子養成一時興起,然後把爛攤子留給家長處理的習慣。

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付出和給予,會逐漸明白父母愛她照顧她的不易,更是從中懂得承擔責任。

養育孩子,不是砸錢,不是傾其所有換取孩子的安逸享受。

而是通過我們的行為和引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堅毅的意志品質,教他們學會愛和感恩,不一味索取。

父母最好的愛,是適時的放手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溫蒂•莫格爾就曾說過:「當父母傾盡全力不讓孩子體驗到不適時,他們長大後,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對正常的挫折。」

換句話說,是父母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因為孩子習慣了有人替他遮風擋雨、替他解決所有麻煩,那麼當他們獨自面對生活時,各種能力上的缺失就會暴露出來。

養孩子不是為了把他捧在手心,而是要讓他學會獨立奔跑。

清華校長在一次關於孩子教育的演講上說過,一個每件事都親力親為的父母是很難養出一個長大優秀的孩子。

如果在某一些方面,家長在孩子面前顯現的懶一些、弱一些,那這樣會對孩子的教育更好。

1.懶于接送,讓孩子自己上學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家長親自接送,但是我並不贊成也從來沒有接送過孩子。

因為我家離學校最多一公里的路程,只需要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並不多。

我給他講了安全知識以後,就讓他一個人走路去上學。

有一天他起床晚了,上學快要遲到的時候要我騎車去送他,我故意說我上班也要遲到了,來不及送你。

他一跺腳就跑去了學校,結果還是遲到了還被老師罰掃地,我就知道他怕老師懲罰,所以以後就會糾正晚睡的毛病。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一到八點半就會乖乖的上床睡覺,保證第二天的早起。

讓孩子獨自走路上學,既能鍛煉他的身體,還能讓他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2.懶於嘮叨,少說多做培養自覺!

一些家長每天為了督促孩子好好學習,每天就像麻雀一樣不停地嘮叨。

家長要知道,我們在孩子面前說得太多他們也會耳朵起繭子,時間久了反而不會當做一回事。

就像我的孩子,週末打遊戲一直不學習,我問他最後再打多久就學習,他給我說十分鐘就關電腦。

十分鐘過去了,我回過頭看他還在繼續打,我忍住怒火說了一句,是誰說的說話算話?

他很不好意思的馬上關掉了電腦。

在之前,我經常給他灌輸做人應該講誠信守信用的意識,所以他才會欣然的接受。

回過頭想想,如果我每天都在他面前念叨叫他別打遊戲了,並且火冒三丈的念叨,想想看他會這麼心服口服的聽我的話嗎?

以後孩子要打遊戲之前自己規定一個時間,時間一到就自己關電腦,我會在旁邊偷偷地觀察,孩子還是很自覺的關掉了電腦,

用時常的念叨來教育孩子不見得有效,勤於念叨、講很多的大道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並沒有作用。

反之,勤於尋找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對策,並且能夠有效的實行才是值得學習的。

3.懶于動手,培養做事獨立性

在我家裡面,凡是我的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我從來都不親力親為。

像他的房間亂了,我就提醒他該收拾自己的房間了,自己站在旁邊看著他收拾;孩子上課要準備的材料也是自己動手;要買東西也是拿錢給他自己跑去商店買回來,這樣也會鍛煉他的社交能力。

獅獅媽有話說

幫孩子包辦一切的事情,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這是你應該幫他做的事情,造成他的依賴性和被動性。

家長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該對孩子狠心的時候狠心,該懶的時候懶,把保護孩子的羽翼收回來,讓他們自己去學會怎樣飛翔。

父母也不需要總是表現地多麼能幹、萬無一失,累了難過了、需要幫忙時,也可以偶爾示弱,跟孩子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給孩子關心、照顧他人的機會,讓孩子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每一位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請一定不要忘記,教孩子學會「去愛」,「去感恩」。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