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不拖拉、早起不賴床:每個自覺主動的孩子,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智慧法則」
2021/09/19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能夠自律的孩子,將來才會收穫自由快樂的人生。

有個媽媽問我: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要提醒,做作業一定要盯著才會做,玩電腦如果不提醒能玩一整天,吃飯、睡覺都要人跟著催。

罵也罵了,道理都說破了嘴,可孩子不但沒一點改進,反而越來越不聽話了,我該怎麼辦?其實,孩子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折射。每一個不自律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的引導不到位。

如果父母能懂得這3條心理學法則,一定能找到培養孩子自律的正確「路徑」。

超限效應:父母嘮叨越多,孩子越反感

有一位網友問:「為什麼家長越催我好好學習,我越煩躁生氣不想學?」他說自己已經上大學了,明明一開始對學習興致滿滿,結果父母突然發資訊來讓他好好學習,頓時就沒了動力。

因為掛了兩科,父母每天都會發視訊督促他。本來在好好上網課,父母一督促,他就特別煩躁,徹底不想學了。

為什麼父母越嘮叨,孩子越反感?

這是因為「超限效應」發作:當刺激過多或過長,時間過久,就會引起人的逆反現象。父母的嘮叨太多,會讓孩子有種「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德西效應:錯誤的物質獎勵,扼殺了孩子的內驅力

有一位爸爸,為了督促孩子特意製作了一張獎懲表:早上起床學習半個小時,一次獎勵1元;不尿床一次1元;考試95分以上獎勵5元…這樣的方法看似激勵了孩子,實際上卻收效甚微。

採訪時,這位爸爸很無奈:什麼方法都試遍了,孩子還是沒啥改變。「獎」和「懲」的方法雖然短期能激勵孩子,久而久之卻會存在很大的隱患。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德西效應」:當孩子對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用物質獎勵激發他短期能有效,但是一味地物質獎勵,會讓孩子失去內驅力。如果孩子的某些行為,只能靠外在的刺激維持時,刺激一旦減弱或是消失,行為能力也會隨之減弱。

曾經有一個男孩,不肯去上學。爸爸為了讓他去上學,就答應他「只要你去上學,我就給你一元錢」。

于是男孩拿著錢,開開心心地去了學校。後來,只要每次不肯去上學,男孩就向爸爸要錢,並且威脅他:「你不給錢,我就不去上學」。

爸爸的拒絕態度稍微強硬一點,男孩就會以跳樓威脅。獎勵式教育,表面上是激勵,實際上給了孩子被動下的選擇。

羅森塔爾效應:改變,從給孩子積極的期待開始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一群被隨機抽取的普通孩子,通過8個月的「肯定式教育」,在成績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自信心很強,求知欲也特別旺盛。

因此得出了一個教育真理:當你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孩子時,他就會按照父母所期待的樣子發展。它就像給孩子的暗示,你越向孩子傳遞正面的期待,孩子越覺得「我一定可以」。

一位「學渣」兒子考試只考了7分,爸爸卻為他放煙花慶祝。為的就是獎勵兒子,激勵他繼續前進。

這個孩子以前成績一直很差,經常考零分。而這一次鼓勵,讓他對學習產生了很大興趣,不僅主動要求學習,成績也得到了飛躍式的進步,從7分考到了57分。鼓勵是一種積極暗示,給孩子越多,孩子就越積極。

肯定和誇獎會給孩子信任感,這種感覺會支撐孩子的信念,讓他從被動變為主動,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與其批評孩子「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不如說「我們看到你努力了,下次再接再厲」。

語言中自然流露出的期待感,孩子就會有「我一定要做好」的信念,自驅力也會隨之而來。一個擁有自驅力的孩子,是打心眼裡願意去做一件事。一旦有了這樣的動力,他不需要別人的催促和逼迫,就能培養出自律的品格。

路徑依賴:從小培養好習慣,是孩子自律的關鍵

前不久,看到一個非常自律的小男孩。這個男孩8歲,已經堅持晨讀400天了。他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然後會大聲朗讀十分鐘。為什麼他能堅持得這麼好?就是因為他已經將晨讀變成了一種習慣。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路徑依賴」

:人一旦進入某個路徑,不論是好是壞,都可能對這個路徑產生依賴,並且很難改變。

男孩就是進入了晨讀路徑,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慣性,所以很容易堅持。

孩子3-6歲,是大腦發育、性格行為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孩子有很強的可塑性。此時,孩子還沒有養成某一種慣性時,父母的監督,就能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大學聯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有一套教育智慧: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能力的時候,就要監督養成習慣;監督的過程很苦,你必須時刻留意他;等孩子定型了以後,路就好走了。

快感,有可能來自于某個成就感,也有可能是單純的歡樂,也可能是因為給自己帶來了自信,不一而終。歸根結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體驗到因自律而帶來的快樂。

從現在開始,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律吧。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