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孩」有3忌,父母越早知道,孩子以后走的彎路越少
2022/05/29

朋友家的兒子,今年9歲,給人的印象非常好。安安靜靜地,完全不像別人家男孩子那樣上躥下跳,一個看不住就上房揭瓦的那種。

見過的人都對朋友贊不絕口,說孩子好帶、穩重。朋友雖然嘴上對孩子這不滿意那不滿意, 但仍掩飾不住眼神中的那份自得。

但前段時間去他家玩,看到的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孩子在沙發上看了一會兒電視后,來到還在做家務的媽媽面前說,我要喝水。媽媽趕緊放下手中的活,拿了個杯子,在飲水機下接了杯熱水給孩子喝。

我很好奇,孩子都已經9歲了,不會自己倒水喝嗎?

我后來讀育兒書才發現,朋友兒子之所以表現得「穩重」,與生活中一些小事情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但我覺得,養男孩要有以下3忌,父母要早知道,孩子以后才可能更有出息。

一:「別動,放著我來」——過度保護

朋友無疑是愛孩子的。但他總認為孩子還小,沒有能力面對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

他們怕孩子餓著、摔著、燙著, 所以提前把這種危險消弭于無形。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事情,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父母幫助才可以辦到。

心理學有個詞語:習得性無助。

孩子在每次想要嘗試自己來做事的時候,得到的都是「你這樣做有危險」「你不行,不能做」「看你做的東西,太差了」。

時間一長,孩子會逐漸放棄努力,慢慢陷入到習得性無助的狀態里。

在父母的思維里,孩子總是不懂事的,無法自主地做出準確的選擇,總是需要管理和控制。

孩子做事的時候,他總是會擔心自己無法獨立完成。

他時時刻刻需要他人的幫助,每走一步,都需要得到他人認可。他無法接受失敗,一旦失敗,他便不再進取,敢于庸俗,渾渾噩噩地度日。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會形成依賴性人格,即使長大后,也無法獲得心理上的獨立。許多「媽寶男」就是被這樣培養出來的。

二:「不哭才是男子漢」——情緒壓抑

孩子在摔倒的時候,總有許多家長站在一旁,手上沒有任何動作,只是嘴里喊著,自己爬起來,不準哭,男子漢要堅強。

但堅強是一個人的內在質量,是發乎內心的一種選擇。

一個人是無法通過他人的言語獲得堅強的,即使做到了不哭, 表面的堅強也無法掩飾內心的脆弱。

而哭是一種[生·理·需·求],人在情緒需要發泄的時候,哭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有研究顯示,哭可以釋放一種物質——茶酚胺,而這種物質在人體內的累積,會提升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準哭,是在壓抑孩子的情緒。

《性格的陷阱》一書指出,情緒壓抑的孩子長大后會有三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常遷就他人,總是取悅他人;第二,過分壓抑自己,不會真正享受生活;第三,長期壓抑導致憤怒,這種憤怒會在某個時刻突然爆發,做出驚人之舉。

長期壓抑情緒,不管發生什麼事,無法感受到內心的情緒波動。 他會冷漠、自私、無法與他人共情。

三:「照我說的做」——過度管教

養育男孩確實是一件很費心的事。父母似乎總是過于擔心孩子的未來。擔心他不走正道,擔心他品行不端,擔心他唯唯諾諾,擔心他過于張揚…

父母過度擔心孩子的未來,就會對當前的事情焦慮。

所以,許多父母就會對孩子過度控制。孩子吃飯要怎樣;走路要走正確姿勢;跟人說話要怎麼說等等。如果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孩子輕則被說教,重則打罵。

然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逐漸養成順從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總是把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被插隊他沒感覺,東西被搶,他也不著急。

他會覺得自己的需要微不足道,他們缺乏自我感,在滿足別人和滿足自己的時候,他們總是選擇滿足他人委屈自己。

盡管做了這麼多的犧牲,他們并不會因此而自我感動。長期被忽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總有一天會以憤怒的方式發泄出來,然后繼續重復以前的模式。

所以,過度管教會讓孩子總是忍讓。 而過于忍讓的孩子,長大后在工作中很難獲得成就,未來難有出息。

以上就是養兒子3忌的內容了。如果父母越早知道這些,以后孩子的彎路會越少。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