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3句話」很平常,卻帶有魔力,父母請務必對孩子多說♥
2021/11/18

話語是有力量的。

《箴言》書中說: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

可見,我們口中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能量,帶著磁場。所釋放出來的是正還是負,取決于我們自己的選擇。

你在說著什麼樣的話,你就在釋放著什麼樣的能量。

對孩子,你說過這三句平常卻帶有魔力的話嗎?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需要有這樣的安全感: 確定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價值的。

而這種安全感和價值感,不取決于自己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單單的因為TA本身就是非常寶貴的個體,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TA的價值不會也不應該因著TA的行為表現而改變。

孩子特別需要得到父母給到的這份安全感,以至于他們不會對自己寶貴的身份有所懷疑——

「當我做錯事時,我還是值得被愛的嗎?

當我考試不及格時,我還是值得被愛的嗎?

當我沒有達到你們的期望時,我還是值得被愛的嗎?」

……

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一個核心內動力: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是值得被愛的!

當代父母,其實自己也沒有從上一代父母的教導中得到這種真實的內在安全感。

所以當他們在教導自己的下一代時,就成了一個閉環:自己沒有得到真正的愛,也給不了下一代真正的愛。

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按照他們的本相去完全地接納他們。

作為孩子的他們,是需要被正面引導、管教,但同時也需要被尊重、支援、理解。

作為父母的我們,首要的就是讓孩子確信這點: 「不管發生什麼,我永遠愛你!」

永遠是多遠?就是每一個真實的現在。

孩子需要知道,TA現在的樣子就是值得被愛的!而不是要等到TA考試的成績提高了十分。

父母大多數都比較內斂,不太愛表達對孩子的稱讚。但是,肯定的言詞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

千萬不要為了「害怕孩子被誇驕傲了」的理由,而錯過正面引導孩子的機會。

正面的誇獎是進入孩子的世界,感同身受地發自內心去稱讚,而不是虛情假意的敷衍。

舉個真實的例子,有個媽媽正在廚房炒菜,她五歲的兒子在客廳玩飛機模型。突然他大喊:「媽媽!快過來!」

正在炒菜的媽媽應了一聲,並沒有出來。但他實在太興奮了,于是再次大喊:「媽媽!你快過來!快點過來!!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這個時候,媽媽有點糾結:到底是先炒完菜再過去聽他的秘密,還是現在就關掉火過去?

這個媽媽選擇了後者。她關掉火,從廚房跑到兒子身邊,問:「怎麼啦?兒子?你要告訴媽媽什麼秘密?」

這時,兒子特別激動地指著圖畫書的一架飛機說:「媽媽你看!這本書上的飛機和我玩的飛機一模一樣!!我發現了這個秘密!!」

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媽媽,她不是簡單回應說「噢我知道了」,然後就進廚房繼續炒菜了。

她順著兒子的那股興奮勁兒,進入他的世界,回應道:「哇!真的耶!!你發現了這個驚喜!!這本書上的飛機和你玩的飛機模型真的是一模一樣的!!你真的太厲害了!我真是以你為榮!快點告訴媽媽,你是怎麼發現這個大秘密的?」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真的沒有必要,做完飯再來聽他講是一樣的。

不不不,完全不一樣。孩子需要及時的回應,隨時的陪伴。

及時回應孩子的熱情,稱讚和肯定TA的價值,是親子關係中重要的秘訣。

每個孩子會犯錯,每個父母也都會犯錯

嗯,是的,父母也一定會對孩子做錯事。

但很多時候,父母都只是在教導孩子「錯了就要道歉」,卻從未以身作則地向孩子說過一聲「對不起」。

有的父母是礙于面子,不願意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也會犯錯,害怕影響自己在孩子眼中的「權威感」。

這其實是一個謊言。父母拒絕向孩子認錯對親子關係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相反,父母願意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對孩子成長的極大幫助。

當我們對孩子真心地說出「對不起,我錯了!」時,沒有傷害和羞愧,且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力,而不會喪失一丁點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感」。

孩子會有這樣的安全感:偶爾做錯事是正常的,我的父母也需要我的原諒,需要我的説明,如同我需要他們一樣。

彼此原諒才能真正的彼此相愛。

一個懂得道歉的父母,更能獲得孩子發自內心的敬重與感恩。

紀伯倫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的確如此,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父母只是在陪跑著,幫助著,鼓舞著。

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居高臨下的指指點點,而是切切實實地進入TA的世界。

參與TA的成長,幫助TA擁有真正的安全感,幫助TA愛上TA自己,是那個自信、喜樂、勇敢、正直、善良、真實的TA自己。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