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話癆」,父母別嫌煩,麻省理工最新研究:愛聊天的孩子更聰明
2021/04/02

「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被很多人熟知,貧窮和富有的家庭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會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富有家庭畢竟是少數,因此很多普通家庭的家長開始產生出一種焦慮感。

這裡面最紮心的可能是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陶德·雷斯利的研究,就是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

這項研究費時2年半,跟蹤調查42個家庭,記錄父母和孩子間的對話。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四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

研究結束時,測試他們的智商是79,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117。在孩子們10歲時,貝蒂和陶德進行了回訪: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3000萬字的差距」成為貧富兒童之間差距的縮影。在這個結論的引導下,很多家長為了彌補這個差距,開始加大孩子的閱讀量、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學習更多詞彙。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結論卻和這個「3000萬字的差距」相悖: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他們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無論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都證明了這一點。

也就是說,談話較少的富裕兒童,語言能力和大腦反應較差,而且比貧困兒童的結果差;而貧困兒童在談話更多的情況下,大腦反應同樣好。

大腦活躍的程度與孩子聽到的多少詞彙量無關,而是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談話次數有關,和父母交談多的孩子,在後來的測試中成績更加優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

既然和孩子談話就能讓孩子變得聰明,這其中有什麼操作技巧呢?

①注意聊天的主體

這裡的聊天是指親子聊天,因此參與者為父母和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有一定的互動。父母可以試著把掌握聊天的指揮棒交到孩子手裡,通過引導思考、引發話題的方式讓孩子多想多說。

②聊天內容是孩子的興趣喜好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對不同的話題感興趣,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的興趣喜好,然後圍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展開討論,要知道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很多孩子都會滔滔不絕哦。

③不要打擊孩子想和你聊聊的興致

當孩子喋喋不休地向你講述事情、詢問問題時,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隨意打斷他,也不要表現出不耐煩,一旦打擊了孩子想和你傾訴的興致,也許孩子以後有話不想和你說了。

④聊天也有技巧

和孩子聊天我們一定要注意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我們和孩子交流是想促進孩子積極思考,所以在"談天說地"時,不妨試著用拆解、類比、歸納這些技巧,一邊引導孩子多想,一邊引導孩子正確、有效地表達。

懂得尊重,善於傾聽孩子的「嘮叨」,遠比上各種早教班和培訓課要更有用處,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而最好的教育,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裡。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