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智慧媽媽用喚醒遊戲,讓晨起變得容易
2020/12/28

「成為一個媽媽,意味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和付出。」

支撐你捱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刻、完成「媽媽」身份轉變的,是什麼呢?

每個人回想起來,都有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為母則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理解與呵護才是當媽的心靈雞湯!大家好,我是面膜媽媽

晚上10點的客廳。

「biubiubiu~」拿著積木手槍,孩子正和想像中的怪獸激烈酣戰著。

「你耳朵長哪兒去了,說了多少遍,快去洗臉睡覺!」你的耐性已經消耗殆盡。

跟往常一樣,遊戲、洗澡、講故事、閒聊……無數次博弈過後,他終於在臨近12點的時候入睡。

第二天一早,「起床!上幼稚園啦!」

被子一蒙,他說,「讓我再睡一會,好困……」

結果等你穿戴完畢,孩子沒起床,還發出陣陣呼嚕聲,看來今天上幼稚園又該遲到了……

晚上不肯睡覺,早上不肯起床,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它不僅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入園秩序,長此以往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帶來諸多危害。

01

催孩子起床,看起來是件小事,卻非常影響一天的心情。

一大早就兵荒馬亂,一地雞毛的感覺特別容易讓人沮喪。關鍵是,孩子也不高興,脾脾氣氣地到學校,好半天才能進入狀態。

賴床只是一個表現,它背後其實是孩子執行能力的匱乏。

不糾正,到了小學啊,就會出現做事拖遝,做作業磨蹭等狀況。到時再來做調整,難度係數就大了,還不如,現在就從賴床這件小事開始,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就把我總結出的1個易操作、效果佳的策略分享給大家,不見得對每個孩子有效,但一定可以帶給你啟發!

用喚醒遊戲,讓晨起變得容易

鬧鐘響了,準備也做好了,接下來,咱們可以用喚醒遊戲,讓孩子在好心情中起床。

嬰兒時期的撫觸、對話大家還記得嗎?我們的喚醒遊戲就借鑒了這樣的方式。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起床前做一個「開火車」的小遊戲。用幾個手指,從小腳丫向上,輕輕開火車,一邊開一邊說:「面膜,火車來了,第一站是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第二站是……」這時,面膜通常會動一下,或者翻個身繼續睡。然後,我會繼續摸摸,在脖子,腋下等敏感部位「停站」,她開始咯咯地笑,身體慢慢蘇醒了。

有時面膜會自己想一個站名,或者說某某小夥伴也要上車。這樣一來,不僅身體喚醒,意識也慢慢喚醒了。現在面膜的執行能力變強了,能夠按時起床,這個遊戲我們也很少用了,但當時的溫馨美好還是留在了心裡。

另一個小遊戲,是扮成繪本裡的角色與孩子對話。我們每天睡前都會講故事,第二天早晨,我就扮成故事裡的角色,吸引千尋與我對話。比如,前一天講了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早上我就會蹲在床邊,輕輕跟她講:「大圓滿,大圓滿,失落的一角叫你起床啦。」

比如,前一天講了《逃家小兔》,我們可以把結尾當包袱,問孩子:「逃家小兔,你最後被媽媽找到了嗎?」孩子一下子就會變精神,和你說他知道的。

用輕鬆有趣的對話代替心急火燎催不停,能讓孩子順利從睡眠狀態恢復到清醒狀態,帶著一份好心情起床。

另外,你也可以在孩子按時起床後,給他一些小小的獎勵。比如面膜有段時間很喜歡《小豬佩奇》,我就在她起床後放《小豬佩奇》的音樂。借助孩子喜歡的活動,讓起床變成期待,也是一種喚醒。

02

為了避免缺覺帶來的嚴重後果,我們需要帶著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做孩子才會願意去睡覺,並且能夠快速入睡呢?

1, 家長不要著急,換個角度看問題。

好友的兒子棋棋今年8歲,平時他都很乖巧,能夠主動做好自己的事,但是最近他一反常態,每次都睡覺的時候都磨磨蹭蹭,非要媽媽三令五申地催促才慢慢吞吞地起身,不情不願地刷牙換衣服。有時候睡下不久,他又爬起來,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擠到爸爸媽媽中間才肯入睡。

好友夫婦倆一開始以為是孩子太粘人,有一次為了培養他獨立性格還把房間門關上,導致孩子半夜在他們門外拍門哭了很久,聲音都哭啞了才開門。她才知道,孩子不願去睡覺的原因是做了個噩夢了,心裡害怕,才不肯睡。但是由於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及時瞭解和疏導孩子的恐懼心裡,導致了不願入睡的行為加劇。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到點了孩子不想去睡覺,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對孩子大呼小叫,更不能不耐煩地命令他去睡覺。要知道,越是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孩子,孩子越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幹。

所以當孩子出現行為異常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否認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去觀察探究行為存在的原因,從平時的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的變化,及時和他溝通,找到他不願入睡的原因,只要搞清楚了原因我們才能理解孩子,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如何幫助他入睡這個問題。

2, 鼓勵期待的行為,形成良性機制

研究發現,當孩子的正確行為受到鼓勵,他們的行為會得到強化,形成習慣。

比如孩子某一天早睡早起得到我們的鼓勵,他下一次就會更加躍躍欲試,重複早睡早起的行為以至於成為習慣。相反,若是孩子出現早睡早起的行為,我們沒有及時表揚,而但孩子不睡覺或賴床時,我們又嚴厲批評,就會導致孩子厭惡睡覺這件事。

當然,怎麼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也是一個考驗家長的問題。有兒童心理學家支招,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具體的行為,並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寶寶,你能夠按時洗漱上床睡覺,媽媽很開心。」而不要寬泛地對孩子說:「你真棒!」之類的誇獎,讓孩子搞不明白我們為了什麼誇他。

通過使用具體的語言肯定和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強化該行為成為習慣,不僅是早睡早起,很多習慣比如自己疊衣服、整理玩具等都能夠輕鬆養成。

3,排除誘惑干擾,建立睡前儀式

睡前誘惑其實很多,就像上文說到的新投影儀,還有讓許多成年人都把控不住的手機等等,此外比如睡前孩子剛好和爸爸媽媽在開開心心地玩某種遊戲,到點了家長突然讓孩子去睡覺,孩子還意猶未盡之時,當然會不樂意睡覺,這不僅僅是心理上的不樂意,生理上其實大腦也還沒有做好準備去休息。

所以,想要讓孩子睡得著睡得好,就應該幫助孩子排除睡前誘惑,盡可能地創造一個安靜溫馨的睡眠環境給孩子。怎麼做呢?就是要給孩子建立睡眠儀式,比如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睡前,和孩子一起做親子閱讀,給他講故事,用一個吻互道「晚安」。通過這個儀式,孩子就知道接下來該睡覺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儀式就能讓孩子入睡,太過於理想化。但是很多實例表明,建立睡前儀式能夠讓人靜下來,即便一開始不想睡覺,但躺下來閉目養神時,我們也會更容易入睡一些。

4,明確規則,讓孩子承擔選擇的後果

有句古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明確規則很重要,尤其要從小培養我們的孩子規則意識,等到他們上學或進入社會後,就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

而在睡覺這個問題上,當我們前面幾步都無濟於事,孩子還是耍賴,執意不肯入睡時,我們要明確告訴他,第二天他是沒有補眠的機會的,這相當於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具體就是,尊重他不睡的權力,但是第二天早上到點了必須起床,即使白天再困,也不能補覺,以此讓孩子意識到晚上睡眠的重要性。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睡晚了,隔天早上就會心疼孩子讓他賴床多睡幾個小時,但是這樣只會讓他認為家長的話沒有任何效力。

為孩子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其意義是長遠的,不僅能夠讓孩子身體健康,記憶力提升,更高效學習,還能夠培養時間觀念,形成規則意識,對今後的成長和發展都至關重要。

面膜媽媽有話說:

最後,我想說,孩子早晨磨蹭,看起來是件煩心事,卻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讀。

我們可以想:「這孩子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磨蹭、拖遝,我真是受夠了!」也可以這麼想:「孩子能力還不足,沒辦法像大人那樣高效,沒事,媽媽幫你做一些減輕難度的準備工作。寒冬的早晨起床不是件容易的事,連我們自己也會偶爾懈怠,何況孩子呢?沒事,媽媽陪你說說話,幫你清醒。」

你瞧,一念之差,態度導致的行為截然不同,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是大相徑庭。 說到底啊,是我們自己在決定,是帶著一肚子火出門還是擁有一段和諧的早晨親子時光!

我是面膜媽,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我,面膜媽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面膜媽媽養娃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