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言行開始!真正的說服,是好好地溝通
2020/12/30

@面膜媽媽養娃 「成為一個媽媽,意味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和付出。」每個人回想起來,都有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為母則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理解與呵護才是當媽的心靈雞湯! 大家好,我是Wendy媽

親子關係其實就像有回音的山洞,尤其是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最終都會反彈到自己的身上。

我想這是所有當家長的深刻體會。

有句話說「吃軟不吃硬」無非是提醒人要好好說話,只有好好說話了,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與孩子相處時,不也是這樣嗎?你越是想讓他乖乖地聽你說話,他越不聽,因為你說話的語言讓他不爽。

李玫瑾說,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說的太對了。

Wendy媽覺得你越命令孩子,孩子越反抗

這些話,你是不是很熟悉:

你怎麼還不寫作業,在幹嘛?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不要挑食,把這個吃了。

孩子對於大人說話的口氣非常在意,如果你是命令他做這做那,絲毫沒有商量的語氣,他很可能反抗,不聽你的話。

01

父母的語氣,決定著家庭親子關係

我們發現,孩子之所以懶床、做作業磨磨蹭蹭,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

..其實,很多時候,原因還是出在父母身上。每一個叛逆「熊孩子」的背後,都有著一個不停催促,缺乏耐心、情緒失控的父母。

一位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朋友打電話給我,一上來,她就開始抱怨:「我要被孩子打敗了,快奔潰了!」

她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已經7歲了。她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帶孩子,幾乎忙的團團轉;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了,匆匆忙忙擠公交回家,打開家門,看到的是家裡一片狼藉...

鞋子、衣服、玩具等...從門口蔓延到窗臺,茶几上書本扔的到處都是,飯桌上零食數不勝數,衛生間拖布掃把橫七豎八,地板上到處是滑溜溜的泡泡,剛洗好的衣服都是打濕的痕跡。

朋友再也控住不住即將爆發的小宇宙,她開始大吼大叫:「你看看家,給我立即收拾乾淨,給你說了多少次了?」

孩子躲在屋角,嚇得不敢說話。而她更生氣了,進而感歎道:「我該拿熊孩子怎麼辦?」

於是,每天下班後,在家面對孩子時,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對孩子是各種辦法都用遍了,警告、批評、打罵都沒有效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保持原樣。

其實,對於小小的孩子來說,在父母吼他、罵他的時候,即使孩子不當面頂撞,他也很難不做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任何情緒的宣洩,都不會獲得預期的效果。父母的壞語氣,只能帶來孩子的逆反與討厭。

02

在我們的家庭中,90%的問題都源於不會溝通。

父母和孩子溝通,要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說自話,要麼把溝通當成宣洩情緒,然後不歡而散。

我有個朋友,說話從來不注意語氣,對朋友、對丈夫、對兒子都是這樣。

她給兒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奧數班、圍棋班、程式設計班等等,可是,興趣班老師卻說孩子上課玩手機。

她怒不可遏,當著同學的面痛駡他:「為什麼你總是這樣?」「媽媽花了那麼多錢,就是讓你來玩手機的嗎?」

她兒子其實很聽話,很想學好,可確實聽不懂,還因此耽誤了主科的學習。

教育孩子,從來不靠大吼大罵。

如果吼罵孩子或者諷刺孩子就能讓孩子成功,想必每個孩子都能上清華北大了。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孩子的應激素水準增高,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也就是說,經常被吼的孩子,真的會變笨。

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

但很多父母說話總是帶著諷刺、否定、嫌棄、打擊、不耐煩,傳遞給孩子的,還有痛苦。

成功的家教,離不開和睦的家庭關係,更離不開父母溫和的語氣。

03

真正的說服,是好好地溝通

很多父母總抱怨孩子不聽管教,喜歡與自己對著幹,說什麼都不聽。

將所有的問題都歸咎于孩子身上,卻沒有反思過是自己的問題。

大多數父母喜歡以理服人,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總是不自覺以高姿態的方式,去打壓並試圖說服孩子聽自己的。

殊不知,不會說話,不懂得好好溝通的父母,越說,孩子越反叛。

海明威說: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在溝通中,大多數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一點也不懂對方。」

親子關係亦是如此。

父母遇事,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把持自己的觀點,滔滔不絕對孩子進行說教。

只顧著不斷的輸出,卻忘了要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結果說得越多,父母與孩子內心的距離便越遠,孩子自然也就越抗拒與父母接觸。

Wendy媽有話說:

育兒不是馴獸,不是你讓他坐他就會坐,你讓他站他就站,如果那麼簡單,就不會出現那麼多脾氣暴躁的家長了。

育兒是種樹,不僅要施肥,還要用心,他才能茁壯成長。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照著父母的樣子,你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尤其是言行,孩子是最能模仿的。

所以,培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言行開始。

我是 Wendy媽 ,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 我@面膜媽媽養娃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