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歲之前,爸媽千萬別在「這5件事上」偷懶,長大後孩子會感激你一輩子
2023/05/08

常有家長反映,孩子上了國中后,進入青春期,性格大變。你說的話他不聽,也不愛跟你交流,一點小事就發脾氣,不知該如何是好。

的確,青春期的孩子獨立需求旺盛,為爭取個人自由空間表現得十分敏感、攻擊性強,這個時期的孩子,父母該學會慢慢放手,教育才能行之有效。

我們總說,教育是有「有效期」的。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0-12歲。

0-12歲,尤其是3-6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也是性格、習慣塑造的關鍵期。這一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和學習外界事物的能力強,教育所能發揮的作用最大、最明顯。

等到青春期再管教孩子,是費力不討好,而且到了青春期,孩子一部分觀念、性格、習慣已經定了型,再想改變是難上加難。

孩子12歲前,家長千萬不要在以下幾件事上偷懶——

01

有效的陪伴與互動

我看過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就交給老人帶,或因工作原因,在孩子成長早期,疏于陪伴和互動,這會給孩子身心帶來不利影響。

孩子0-6歲的時候,尤其是0-3歲,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來自父母的撫摸、擁抱、言語溝通,游戲互動,能夠幫助孩子構建起和父母之間的 安全型依戀關系,確認自己的重要性,感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

在孩子12歲之前,依戀現象一直存在,并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越重要。

這是孩子心理、性格健康發展的基石,也是良好親子關系形成的重要基礎。

心理學研究發現,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長期沒有得到這種依戀的滿足,就容易產生不滿足感、從而產生煩躁、敏感、神經質等性格障礙。

孩子12歲前,如果父母給孩子足夠有效的陪伴和互動,父母的話語、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將更大。

而且,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性格也會更加積極樂觀、勇敢,敢于挑戰和探索,這對孩子各方面能力和認知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在孩子0-12歲, 年齡越小,家長要越要盡量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增強親子間的互動、情感交流,創造更多親子間的回憶,這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中的底氣和治愈內心的光。

02

習慣養成

梁實秋在《人生忽如寄》中寫道: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習慣方面卻各有不同,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在幼小的時候最容易養成,一旦養成之后,要想改變過來卻很不容易。」

3-12歲是一個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這一階段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讓好習慣驅動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比家長耳提面命的督促更加有效。

我們可以看看自己身邊,那些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自覺的孩子,無一不是擁有許多好習慣,比如早睡早起、愛干凈、回家先寫作業再玩、字跡整潔、不怎麼接觸電子產品等。

孩子12歲前,重要的習慣有這些:

第一、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規律作息、飲食、愛干凈、定期整理房間等。

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孩子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會遷移到孩子學習中去。

第二、獨立做事的習慣。

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年齡,幫助孩子學會各種生活技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孩子會在獨立做事的過程中,獲得掌控感、自主感、自信心,這些良好的感覺,有利于孩子在學習、個人事務上的自我管理。

第三、學習習慣。

如寫作業時專注、有條理,寫完作業檢查;字跡干凈整齊;預習復習的習慣。

第四、閱讀習慣。

孩子閱讀習慣越早開始培養越好,12歲以后再想培養會非常困難。

和孩子約定好,每天抽出固定的一段時間閱讀。孩子3歲前可以從睡前故事、繪本開始,引導孩子對故事、書籍產生興趣,隨著成長,慢慢過渡到自主閱讀。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日積月累之中,能夠驅動孩子走向自律、自控,成為更優秀的人。

03

樹立規則意識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對于自我和世界的認知,最重要的來源就是父母。

而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條條框框的規則。孩子從出生、到進入學校、步入社會,樹立規則意識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化的重要內容。

有規則意識,就是心中有底線、有敬畏,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規則保證了孩子的安全,也要求孩子學會自我約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父母如果太寵溺孩子,缺乏原則,什麼事都順著孩子來,各種要求都滿足他,孩子的規則意識會很淡薄,覺得世界都是圍著自己轉的,自己可以為所欲為,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輕則成為大家眼中的「熊孩子」,自私霸道,缺乏教養;重則沾染不良行為,打架斗毆,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孩子12歲前,一定要樹立起規則意識。家里有家里的規則、餐桌上、到別人家做客、公共場所都有相應的規則需要了解和遵守。

家長要能堅持原則,從2、3歲開始,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可以拒絕孩子,比如一直要看電視、吃冷飲;家庭里的規則,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表。

其他的規則,如不闖紅燈、不亂扔垃圾、捷運電影院等公共場所保持安靜等······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理解和遵守,懂得規范自己的言行,不給別人帶來麻煩和影響,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04

情感撫養

許多家長重視孩子能力的培養,給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卻忽視了情感撫養的重要性。

最常見的表現有:

給孩子更多的是物質層面的照顧,缺少情感交流;

總覺得孩子小,不把孩子的感受和情緒當回事,或者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哭了,責怪他不該哭。

我們會發現,那些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叛逆、出現各種不良行為的孩子,大多都是和父母情感上的連接出了問題。

情緒情感,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以及后期的社會行為有著重大影響。

《父母的覺醒》一書中指出:

「當我們踏上育兒的征程,就要理解與孩子的感受發生聯結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尊重他們的情感,考慮他們的需求,為他們創造表達真情實感的自由空間,避免獨裁和控制。首先要明白的是,情感影響了人所有的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 孩子的行為,是情感的一種外在表達方式,如果我們想要引導孩子行為上的變化,就需要了解他們行為背后的情感。

因此,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只會說教、講一堆大道理,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比如當孩子在對你訴說的時候、遇到困難感到挫敗的時候,學會傾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表達接納和理解,這時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和關注。

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孩子認識情緒、學會調節情緒、控制情緒,會幫助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處理好孩子的情緒之后,再去立規矩、或者教孩子解決問題,這樣父母說的話更能發揮效果,親子關系也更好。

05

做好榜樣

前面我們提到,在孩子成長早期,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又是孩子接觸最多、最愛的、最信任的人,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會非常容易被孩子無意識地吸收、模仿,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

「人的全面發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于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系和社會環境。」

你有怎樣的生活習慣、怎麼處理情緒、是否遵守規則、如何待人接物,都在隨時隨地影響著孩子、塑造著孩子。

所以,在孩子12歲前,父母還應當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放棄自我成長,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想要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去做那樣的人。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