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背井離鄉打工掙錢,卻換來這樣的結局,再難也要把娃帶在身邊
2021/11/20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放寒假坐火車回老家,我的鄰座是一對夫妻,也是我的同鄉,不知不覺就聊起天來了。他們都是在北京打工的人,放假了,也回老家過年。我說:「你們離家這麼遠出去幹活,會不會非常想孩子?」

這位媽媽笑了笑說:「當然想啊!一開始想孩子想得睡不著覺,後來慢慢就好多了, 也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才出去打工的。」

當我問:「那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見到孩子了?」這位媽媽笑了,她說:「自從兒子上了國中以後,我每一年都要回家很多次,因為 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了孩子了,最嚴重的時候是,奶奶說了幾句, 孩子居然就離家出走了。」

這位媽媽的兒子很叛逆,只有媽媽一回家,孩子才能消停幾天。可是,媽媽待不了幾天就又要踏上北上的列車打工了。這一次,他們提前回家過年,就是因為 兒子又在學校闖禍了。他和同學打架,把同學的鼻樑打歪了,現在人還在醫院裡,爸爸媽媽趕著回去處理這件事。

我們經常說,背井離鄉去打工掙錢就是為了孩子,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 這些錢對孩子的用處只是表面的,缺少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傷害卻是在孩子的內心的。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能重來的,如果孩子長壞了,我們有多少錢能解決呢?

缺少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可能會有這幾種傷害,爸爸媽媽快看過來。

一、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疏遠,青春期非常叛逆。

大家看過家庭倫理劇《小歡喜》嗎?劇中有一個帥氣的男孩叫季楊楊,他的家庭應該說還是很不錯的。爸爸是政府裡的官員,媽媽溫柔大方。可是,我看到的是,季楊楊在這個劇裡面是 最不快樂的一個孩子,在整部電視劇裡,他幾乎都是板著臉的。

季楊楊的不快樂,他的叛逆,和他從小就離開父母身邊有很大的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事情是經常有的,但是也有的孩子就特別嚴重,尤其是一些留守兒童。有許多的家庭有這樣類似的經歷,爸爸媽媽去城市裡打工,孩子爺爺奶奶帶著。等到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不聽爺爺奶奶的話,爸爸媽媽就回到孩子身邊,或者是把孩子帶出去,這樣方便教育孩子。

結果,許多爸爸媽媽就發現, 孩子很不好管,他更不聽父母的話,還不如爺爺奶奶說話管用。

孩子最聽誰的話?他和誰最親就最聽誰的話。就像電視劇劇中的「季楊楊」,舅舅說話比爸爸更管用,那是 因為舅舅陪伴孩子更多,是孩子在乎的人。

父母早年對孩子的陪伴,積累的感情,是教育孩子的資本;如果缺少了陪伴,孩子根本就對父母沒感情,也不會聽父母的話了。

二、孩子敏感自卑,性格非常內向。

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孩子會敏感自卑。

父母的愛,是孩子安全感的源泉。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從出生到一歲半這個階段內,是通過 媽媽的關懷和撫養去信任周圍的環境的。孩子一哭,媽媽就過去抱孩子了,生理問題解決了,孩子對這個世界就沒有恐懼感,內心就是有安全感的。

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當他們有問題或者有困難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就是缺少最好的傾訴物件,缺少解決問題的幫手。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有事情逃避或者隱藏,會造成孩子自卑內向的性格。

0~6歲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後,是很難改的。

三、孩子情商很低,與人相處非常焦慮。

孩子的情商是後天培養的,他們通過和孩子的相處,孩子通過模仿父母的為人處世,來學習和別人怎樣交往。孩子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老人的交際圈子比較小,孩子見識少,不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就會成為情商比較低的人。

孩子和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生活,會缺少安全感,從而 封閉自己的內心,不願意和朋友深交。人際交往比較緊張,孩子身邊的朋友也會比較少。

養孩子會有很多困難,不管多難,我們也要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