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組30年前的新年照,才明白為什麼如今的孩子不願意過春節
2022/01/25

這個春節,多花一點心思,給孩子多一些儀式感;

把春節變成孩子難忘的「烙印」,就是他童年裡溫暖的印記。

馬上要到春節了。

誰知前兩天,兒子卻突然對我說:

「媽媽,我其實一點也不愛過年。」

我覺得有點詫異,便問他:

「為什麼呀?我還以為你很喜歡過節呢。

之前過萬聖節、耶誕節的時候,你不是都玩得很開心嗎?」

兒子卻搖了搖頭:

「萬聖節可以在家cosplay(角色扮演),耶誕節你和爸爸會送我禮物。

可過年呢,一點意思都沒有。」

聽了兒子的話,我陷入了沉思。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變得越來越淡,春節也漸漸成了日曆上沉悶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不禁回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的新年,那是獨屬于70後、80後這一代的記憶。

以前,臘月一到,就要開始置辦著過年了。

就像有一首童謠裡唱的: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燉豬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那時候,沒有網路購物,也沒有送貨上門,每一樣年貨,都需要自己去集市上挑選。

在人山人海的集市上,爸爸買了不少瓜子、花生、榛子之類的炒貨。

媽媽在賣春聯、掛曆的攤位前挑了半天,比了又比。

最終,還是選了那本她一開始就看上的,畫著胖娃娃的掛曆。

連一貫節儉的奶奶,也難得大方了一回,足足秤了兩斤的什錦糖。

付完錢,又向小販多討了一塊,轉身遞給了眼巴巴的我。

趕完集,就要開始準備各種吃食了。

那時候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孩子們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大人殺豬。

只需一聲吆喝,小小的院子立刻就站滿了人。

主人家忙著招呼,幫忙的商量著怎麼抓,而像我這樣看熱鬧的小孩,則個個都踮著腳、用力抻著脖子。

隨後,一道道平日裡吃不到的美食就被端上了桌:

豬頭肉、炸丸子、豬血腸……

其中最讓我懷念的,還是煉豬油剩下的豬油渣。

小孩子們圍著鍋邊打轉時,看著油渣隨著起泡翻滾,嫋嫋的油香盤旋升起。

只盼望著火大一點,再大一點;

油出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等豬油渣出鍋後,更是顧不得燙,便匆匆塞到嘴裡,感受瞬間爆開的油花。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些雞、鴨、魚。

再蒸上一大鍋白白胖胖的饅頭。

出鍋前,有的人家裡還會把一小塊兒紅紙蘸上水,再將五根高粱秸稈兒捆在一起,蘸上被水浸濕了的紅紙,給饅頭點五個紅點,以示「鴻運當頭」。

那時的新年,是趕集時爸爸媽媽牢牢抓住我的手,是寒風裡裹著肉香的炊煙。

儘管忙忙碌碌,一想起卻滿是充實與幸福。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大人也愈發忙碌起來。

那時候沒有繁華的大商場,只能靠媽媽嘎吱嘎吱地踩著縫紉機,為孩子們趕制新衣服。

爺爺一邊嘬著小酒,一邊用蘸滿墨水的毛筆寫春聯。

那筆酣墨飽的字跡,鄰居見了,也想討要一副。

奶奶盤著腿,坐在炕上剪窗花。

上下翻飛的小剪刀,一會兒剪出個大胡蝶,一會兒又剪出個小喜鵲。

爸爸的理髮店,也到了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

男人們多半要剪個乾淨俐落的平頭,女人們則想著燙一個時髦新潮的卷髮。

有句諺語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媽媽告訴我們,因為「塵」與「陳」諧音,只有從臘月二十四開始,掃除陳舊,把晦氣掃出門,新的一年才能迎接福氣。

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大人們熬的漿糊。

熬好的漿糊聞起來香噴噴的,稠的話,還能拉出半人高的絲兒。

等豬圈雞窩旁貼好了「六畜興旺」,米缸面缸旁貼滿了「五穀豐登」,院子裡的水井都貼上了「川流不息」時,我就知道:

真的要過年了。

那時候的新年,是花棉襖,是手寫的春聯,是隨處可見的紅色。

那段時間,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句話,就是「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過年」。

媽媽也總是笑眯眯地回答我,快了快了。

那時候沒有手機、遊戲,孩子們卻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快樂。

劈裡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

沒一會兒,就留下滿地的紙屑,和難以消散的白煙。

孩子們聞聲趕來,撿起未能爆炸的散炮,揣進兜裡。

直到口袋都裝不下了,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拉著小夥伴們一起打雪仗,等媽媽要不耐煩了,才拍拍褲子,急匆匆地跑回家。

正好看見第一鍋餃子,在盤子裡冒著熱氣。

餃子的香氣,一下子勾起了肚裡的饞蟲。

和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吃到肚子溜兒圓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手中的筷子。

吃完年夜飯,孩子們還是興奮不已。

每個人都瞪大了雙眼,一直熬到大年初一的零點。

向家裡的老人磕個頭,說句吉祥話,眼睛卻一直盯著長輩手裡的紅包。

有一回,我兜裡揣著「巨額」壓歲錢,幾個一元錢的鋼鏰兒,和小夥伴們出去瘋跑。

回家以後,才發現不小心丟了一個。

一連好幾天,只要想起這件事,就忍不住心疼,也不出去玩了。

爺爺得知後,沒有說什麼,而是默默掏出了一張佈滿折痕的一元錢,又抓了一大把什錦糖一併遞給我。

連吃了七、八個高粱飴後,我才又好了起來,蹦蹦跳跳地出門了。

那時候,我們企盼過年。

總覺得,過年就意味著自己又長大了一歲。

卻未曾想過,那些疼愛我們的人也在這年復一年中,漸漸老去了。

可如今,一轉眼30年過去了,現在的孩子又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他們不再期盼枕頭底下的新衣服。

畢竟,新衣服想穿什麼時候都能穿,不用再等到大年三十。

他們也不再期待年夜飯。

那些尋常的雞、鴨、魚、肉在飯館、超市隨處可見,早都吃厭了。

他們甚至不再期盼過年。

對他們而言,那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聊天守歲,窗外煙花爆竹劈啪作響,狼吞虎嚥吃著年夜飯的場景,真的很難想象了。

他們的新年過得比我們那一代要便捷、豐盛得多。

但同時,也比我們空虛、無聊不少。

去年,我和孩子爸爸帶著兒子一起回老家過年。

有了全年無休的超市,我們再也不用人擠人地去趕集、囤年貨了;

家裡也不再熬漿糊了,透明膠一貼就完事;

年夜飯越來越豐盛,但和春晚一樣,在一家人眼中只剩下索然無味……

整個新年,兒子一直在抱怨農村沒有wifi,屋裡沒有廁所,問了一遍又一遍「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啊?」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

到了這一代,關于新年的儀式越來越精簡,以至于孩子們對春節的期許都被精簡掉了。

沒了儀式感,節日變得不再像節日,年味也變得越來越淡了。

作家小麥芃芃說:

「你給孩子什麼樣的儀式感,他就會從中獲得怎樣的價值觀。」

美國亞特蘭大日報社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發現:

在家裡「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憶)」所帶來的幸福感,遠勝于物質的滿足,甚至超過了學業、事業上的成功。

尤其是家庭傳統。

它給所有家庭成員留下的回憶和帶來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斷的,不會因生活的變化而改變。

所以,與其費盡心思地考慮過年吃什麼、穿什麼。

到不如營造一些適合當代孩子的儀式感,為這個節日賦予特殊的意義,比如:

給孩子準備一份新年禮物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能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也能賦予他們愛人的能力。

這件禮物不一定貴重,可以是一支花,可以是一張賀卡,也可以是孩子一直想要的那一件玩具。

重要的是,通過送禮物,讓孩子明白背後的意義:

無論如何,我們始終愛著、珍惜著彼此。

全家一起大掃除今天,一起大掃除不再僅僅是為了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撣拂塵垢。

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整理和收納的能力。

讓他們明白:

生活的意義,不在于擁有了多少的物質,而在于擁有獨立的能力和告別過去的勇氣。

邀請孩子一起製作年夜飯

拿出我們珍藏已久的餐具,給孩子佈置一些小任務,問問孩子食物應該如何擺盤。

在柴米油鹽的煙火氣裡,尋找家的溫度和愛的蹤跡。

每年拍一張全家福

每年春節都在固定的時間、地點拍一張全家福。

即便有一天,孩子長大成人,也不會忘記:家是他們的退路和後盾,家人之間的愛和親密也永遠都不會消失。

計畫一次全家出遊

新年假期,與其三個人在家各自捧著手機,倒不如計畫一次出行。

目的地不一定很遠,可能只是家附近的景點或是公園。

讓孩子穿著新衣,懷著期待,和父母商量著目的地,相信這一定會成為他們童年中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實際上,儀式感不需要那麼多的繁文縟節,也不必大費周章。

可能只是花了一點小心思,多了一點小用心。

但至少,日後我們的孩子提起新年,想到的不再只是搶紅包和玩手機;

未來某一天,當他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時,也能從冬日裡的那一抹紅色,和家庭中那吹不散的溫度中汲取力量。

這個春節,請用人間煙火氣,還給孩子一個年味滿滿的童年吧。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