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面試考察父母「玩商」:父母會不會玩,藏著孩子的未來
2021/04/06

時代在飛速發展,新興的各種育兒理念也不斷衝擊著各位父母的心,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緊跟時代潮流,爭做先進父母!

前段日子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孩子上幼稚園提出一個新要求:孩子上幼稚園,父母要面試,同時要考察父母的玩商是否過關。

除了最基本的IQ(智商)、EQ(情商)、FQ(財商)、MQ(德商)、PQ(娛商)和AQ(逆商),父母的基本素養還多了一個Q——LQ(玩商)。

何為玩商?通俗來講,就是父母懂不懂得玩,生活是否有趣。

與其說它是考核家庭經濟實力、父母生活能力的方式,不如說它是檢驗父母們教育是否用心的試金石。

父母對待「玩兒」的態度,藏著孩子的未來。

「玩兒」逐漸成為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奢侈品。

過去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放假,可以遠離學校,暫時忘掉學習的煩惱,無憂無慮的在家裡看書、玩遊戲或者出去和小夥伴一起在大街上瘋玩,和大自然近距離接觸。

而現在的孩子,壓力陡然增加,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在等著他們,放假成了一件痛苦的事,甚至比上學還要辛苦。

最近一個孩子因為心愛的奧特曼玩具被砸,在網上爆火,

放假在家,孩子不想寫作業只想玩。爸爸一氣之下,就拿錘子把孩子心愛的奧特曼當場砸掉,逼他學習。

即便玩具是爺爺送的禮物,爸爸也不心慈手軟。一番逼迫下,孩子只能哭哭啼啼做出保證:「我以後不玩玩具了」。

坦白說,孩子沉溺玩樂中,父母教育引導他收心學習,本不為過。

但這種完全把「玩」視為洪水猛獸的一刀切教育,只怕會逼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越渴望玩樂放鬆。

其實「玩」和學,本來就不是完全對立的關係。

英國心理專家表示,對孩子們來說,「虛度光陰」是一種休息和能量儲備的過程,應該允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虛度光陰」,從而使孩子放鬆身心。

肆意剝奪孩子玩的權利,用學習佔用孩子玩的時間,只會讓孩子把玩當成一種可望而不可得的奢侈品。

童年沒有歡聲笑語,就沒了最該擁有的輕鬆感和幸福感。比起繁重的學業,孩子的童年更釋放天性的玩耍機會。

會玩的父母,能培養出幸福快樂的孩子

前段時間,童話大王鄭淵潔又火出圈,在網上回復年輕人的留言,這位50後老作家「玩梗」能力出神入化,讓人不禁捧腹大笑。

相比起他現在樂於「玩梗」的童趣,以前和兒子鄭亞旗間的相處模式,更為大家津津樂道。

在家裡,滿屋子的玩具,多到沒有地方擺放,鄭亞旗早已習以為常。

只要兒子找他玩,不管他是否正在寫作,都會停下筆來陪孩子,從來沒怪過兒子打擾他工作。

為了讓兒子可以更無所顧忌地找自己玩,他甚至會拿著筆抄寫《紅樓夢》,讓兒子以為「自己在爸爸旁邊,爸爸反而能寫很多東西來」。

擁有一個如此「會」玩的爸爸,難怪別人都評價鄭亞旗就是個「幸福」的人。

這份幸福,不僅僅讓鄭亞旗童年無憂,更是讓他在日後的事業發展上,擁有敢想敢做的勇氣。

會玩的父親,養出自由、無拘無束的孩子。

在他們的教育中,有一個制勝法寶,就是——加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玩成一片。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一書中強調:遊戲力——基於玩耍式遊戲的養育方式。

不僅能幫助我們進入孩子的世界,而且説明我們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親情。

愉快輕鬆的遊戲教育,能讓孩子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有了父母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即使面對的是挫折和困難,他們也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父母越會玩,孩子就越快樂,在充滿歡聲笑語的成長之路上長大,孩子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最高級的玩法,就是父母的陪伴

經常在網上刷到父母陪著孩子製作各種玩具和模型的視訊,畫面裡的孩子和父母相處的其樂融融,孩子臉上的笑容如花般豔麗,能和父母一起玩耍,就是孩子最快樂的事。

最高級的玩,不僅僅是讓孩子放鬆快樂的行為而已,它的背後,更是藏著父母陪伴孩子的愛。

別以為,給兒子買奧特曼、變形金剛,給女兒買小豬佩奇、艾莎公主玩具,就是給他們玩耍提供最好的條件和環境。

其實在孩子心裡,他們更願意爸爸媽媽能在自己身邊,心無旁騖,遠離工作和手機陪伴自己。

一次兒童節日裡,上海一個小女孩連續收到了媽媽快遞給她的30件禮物後,難過地說:「我最想要的禮物是讓爸爸媽媽一起帶我出去玩。」

有記者曾經在兒童前夕隨機採訪了一百多位小學生和家長。和為禮物犯愁的家長比起來,有超過90%的學生更希望節日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度過。

孩子們寧可放棄玩具,也想和父母相處一天。

在孩子的心裡,全世界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的愛的陪伴。

每個孩子都有長大成人的那一天,當他們獨立了,長大了,不再和父母親密無間,但是在幼年時期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會栽下愛的種子,在最好的時候生根、發芽、結果。

到那時,我們會發現,原來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相伴相依的日子裡,所有歡聲笑語,都成了彼此間最甜蜜最溫馨的回憶。

孩子需要快樂,更需要的是父母耐心的陪伴,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這份幸福感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為他們的未來保駕護航。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