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孩子已經退步時,請家長做好以下4步
2020/12/10

考試結束後,如果孩子成績下滑,家長要記住,不要隨便埋怨孩子。這是因為,孩子遇到困難解決不了,也是因為大人沒有做好,是我們該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時候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只有把教育的責任歸於自己,而不是推給孩子,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當你發現孩子已經退步時,請做好以下這4步,幫助孩子反敗為勝,打好期中到期末過渡的這一仗。

第一步:客觀認識孩子的成績

成績焦慮,不說孩子,幾乎每個家長都有。

孩子的成績就像家裡的“晴雨錶”,考好了全家人都高興,考砸了大家都唉聲歎氣。

但是,孩子不可能每次都考得很好,就算天才也很難回回考第一。

有退步自然會有進步,有變差自然會有變好。學習上的起落,代表孩子一直在成長。

家長不妨思考一個問題:

究竟是滿載而歸的累累碩果重要,還是披荊斬棘的探索過程珍貴?

答案不言而喻。

我們已經是思想成熟的成年人,如果我們對待成績都過度緊張,傳達給孩子的資訊就是:

我必須要考高分;

爸爸媽媽只在意我的成績。

學習絕對不是為了考高分,而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知識,學習思考,學習認識這個世界,學習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奮鬥。

家長不能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直接傾倒給孩子,更不應該平時缺席教育,卻在孩子考差的時候跳出來指手畫腳。

做到高分不“捧”,低分不“棒”,把成績看作一個簡單的數位,然後透過數位看到孩子學習這件事。

第二步: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考差了,家長以為就自己著急,其實,孩子比家長想像得要更難受,更沮喪。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哪怕是成績差的孩子,也渴望進步。

但畢竟,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試卷的難易程度、考前的複習程度、孩子的臨場發揮、身體狀況,以及一些難以避免的客觀因素等等。

如果家長動不動就給孩子“扣帽子”,張口就說孩子態度不端正、學習不用功、又笨又懶惰,孩子會怎麼想?

他會討厭家長自以為是,什麼都不瞭解就給他“定罪”,再也不願跟家長交流學習上的事情。

如果家長一再用成績去諷刺他,他會越來越反感,甚至頂撞父母。

成績固然重要,但身為家長,理解孩子的感受更重要。

“我的孩子雖然考砸了,但他也很難過,我要安慰他,鼓勵他。”

“我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我應該幫助他,而不是打擊他。”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家長要給孩子、給自己樹立一種信心:

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也不會影響孩子成績。

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提升自己。

第三步:探討退步的原因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無用的就是只會說不會做。

很多家長在知道孩子退步後,丟下一句話讓孩子自己找原因,其實對孩子幫助不大。

孩子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光靠自己很難找全退步的原因。

特級教師王崧舟說:“孩子的成績單上也有父母的成績。”

家長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沒有給孩子一個安定的學習環境,不曾給孩子做好榜樣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孩子自身的成績退步,折射出整個家庭教育的問題。

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

做成績上的橫向比較,即和同學比較,引導孩子發現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足。

做成績上的縱向比較,即和自己比較,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什麼變化,哪些變化導致了退步。

要和孩子一起反思自身。

影響成績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外,更多受孩子的態度、方法、努力程度等的影響。

家長要多想想自己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只看分數和名次。

第四步:調整教育孩子的方式

學習終究是孩子的事,一切都要以孩子為前提。

家長要克服焦慮,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

也要做好孩子的導師,和孩子來一次深入的溝通,聊一聊學習的事情,聊聊自己的想法。

親子之間無保留的溝通,有利於互相發現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並且明確了以後孩子該怎麼學,家長該怎麼教。

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讓孩子講講對父母教育方式的意見或建議。

家長可以參考孩子所說的話,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嚴厲。

家長要多擁抱孩子,讓他感受到被關心,多鼓勵孩子,讓他逐漸樹立自信心。

正面管教,能夠讓孩子從父母身上收穫正能量,得到堅持努力的底氣和勇氣。

多培養習慣,少強調成績。

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一點點學會自覺高效地學習。

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壓力,也不要讓孩子一下子做得很好,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的成長需要“靜待花開”。

獅獅媽有話說:

自我反思,別做這三類家長

家長要自我反思,是否是以下三類家長之一,如果是,要自我糾正。

▣ 第一是嘮叨型家長

每天對著孩子嘮叨,孩子做什麼在你眼裡都是不順眼的,久而久之,孩子會對你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

其實這種嘮叨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很多家長都還沒有明白這種嘮叨式的家庭教育效果是很差的。

▣ 第二是陪讀型家長

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採取包辦陪讀形式,問長問短,沒完沒了地輔導,一天到晚陪著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自主能力沒有了,而且容易讓孩子做什麼都要依賴父母。

▣ 第三是攀比型家長

喜歡拿孩子的成績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在乎面子,一旦不合心意,就貶低自己的孩子。孩子原本是想從你這裡得到鼓勵並且再接再厲的,可你的一句話可能把孩子的學習熱情完全澆滅了。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