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孩子背後,多半有個出了問題的家庭,中的趕緊改
2021/03/08

少一些消極無力的打擊,多一些正面積極的鼓勵,孩子的內心自然幸福洋溢。

有些家長抱怨說,為什麼我的孩子小小年紀,卻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不愛笑,也不愛和爸爸媽媽交流,看起來一點都不開心。

正所謂家庭環境造就了孩子的幸福程度。不開心的孩子背後,多半有個出了問題的家庭。

下面這4種家庭,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家長們都看一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01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

每一位孩子在成長的這個過程中,相信每一個家庭中的父母都會有磕絆的時候,也會存在吵鬧的時候,這其實都是正常情況,但仍存在很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吵架,而這樣的現象便不屬於正常現象了,對家庭中孩子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說若父母經常性在孩子面前爭吵,很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幸福感,變得孤僻、不願意接受新的朋友建立親密關係以及缺失家庭安全感等等。父母自然也就不可能養出幸福感滿滿的孩子了。

02離不開手機的家庭

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在一旁玩手機;當孩子看書的時候,你在一邊刷朋友圈;當孩子想你陪的時候,你在旁邊看微博……

在這個智慧資訊化時代,人們確實離不開手機,但卻遠遠沒到離了手機不能活的地步。你以為你陪在孩子的身邊就叫「陪伴」嗎?你以為用手機幫孩子搜答案就正確了?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親的陪伴更為重要。

父母多關心,多給予孩子一些高品質的陪伴,平時多跟孩子交流,當然,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玩手機的習慣,也不可一下子就完全地打壓他這一行為,要先跟他玩成一片,然後多引導他參加戶外活動,即便平時完全閑下來玩手機的時候,也可以同時從行為上限制他玩手機的頻次和時長。

手機代替不了父愛,也代替不了母愛。

03沒有儀式感的家庭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是認真對待生活的每一個時刻,是為每個普通的日子都添上生命的色彩。

優優出生之後的每個生日,我和先生都會畫一幅畫送給他,但有一年因為事情太多忘記了,優優很傷心,還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他了。

原來這孩子,早已把爸爸媽媽送他畫當成是愛意的表達了。這小小儀式感的背後,隱藏著父母和孩子之間情意的傳達。

對於孩子來說:

爸爸媽媽在結婚紀念日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就是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恩愛,我們的家庭很幸福;

孩子每主動做一件家務,媽媽就表彰一顆小星星,就是讓孩子明白,認真的付出是會被認可和接納的;

......

生活需要儀式感,這些小小的儀式感能讓孩子感知成長的美好,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該做的。

04拿孩子比較

我們小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父母會說:你看XXX,人家考了第一名!

你看XXX,人家都會自己洗衣服!

其實家長的本意可能是想激勵孩子,想要讓孩子更努力,可是在孩子心裡,孩子會認為自己在父母眼裡很差。

反過來想想,如果孩子經常拿父母作對比,我們心裡是不是也會很難過?會認為我們拼盡全力給孩子提供了生活環境,而孩子還要嫌棄我們。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依賴,如果父母總是說自己不好,總是誇別人家孩子,那麼孩子心裡就會很自卑。

再小的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自尊心,父母經常攀比孩子,打擊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失去自信心。

孩子其實一面鏡子,所有孩子的身上的問題都能從父母身上找打答案,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而是父母沒有用對方式。

Wendy媽有話說:

有溫暖的家長,就有有愛心的好孩子,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不斷成長!

父母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和問題,儘量做溫暖有愛的家長,愛家愛人,培養出優秀且有幸福感的孩子!

AD
文章
快訊